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堂惊死一片 (第2/2页)
殿内,针落闻声。 “皇上,臣有一计或许可用。” 只见左边队伍中间段,一个身材中等的文官,站了出来说道。 却是熊文灿。 朱由检一看,是熊文灿,怒火也稍微收起了些: “爱卿请讲” “皇上,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虽然号称能遥相呼应,却并非一体,他们号称八大王,却是各自为战,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分而治之,剿抚并用,定能将匪军各个击破。” “不过,如果能调山东之兵,协同杨鹤,并肩作战,或许更能令叛军迅速瓦解,从而恢复山西境内的秩序。” 熊文灿,在边海的成功,让他愈发的感觉到,剿抚并用的重要性。 对于这一点,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朱由检听后,觉得似乎还有几分道理。 比起周延儒等人提出建议,确实要高明许多,更别说毕自严那小家子气了。 “嗯,熊爱卿说的有理,不知哪位爱卿,可还有更好的建议,不妨一同道来。” 熊文灿这个建议,虽然不错,却不是朱由检心中的上上策。 毕竟,杨鹤手中,只有五万兵马,虽然有万一招降不成,恐怕农民军气焰更甚。m. 这恰恰说明,朱由检也是生性多疑,没有底气之人。 如果在农民军爆发初期,他能够直接将家底全部压上去,只怕农民军早就比扑灭了。 周延儒“.......” 毕自严:“......” “唐爱卿,何在?” 见众臣没人搭话,朱由检不由将脖子伸长,在人群中寻找,却没见唐学志的身影。 谁呀~ 唐爱卿是谁? 好像没有姓唐的呢。 估计是哪家王公子侄吧。 没想到,竟然能让皇上亲自点他的名。 田弘遇和熊文灿、周延儒等少数几个人,知道唐学志,其他大臣,那里知道此人是谁。 一时间,不少大臣,四处观望,想看看这让皇上亲自点名的唐学志到底是何方神圣。 田弘遇听到这名字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小子,有钢啊~ 竟然能让皇上亲自点名。 熊文灿做梦也没想到,朱由检会点唐学志的名字,更没想到,他也会在朝堂上,不由四下寻找。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皇上,臣在这~” 哗~~~ “哈哈哈~” 那些大臣,听到唐学志回答的如此滑稽,顿时一堂哄笑。 笑你妹啊。 操-你-大-爷的~ “呃,皇上,臣也觉得熊大人的话非常有道理,臣此前就说过,农民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他们沿途指挥烧杀抢掠,并不会经营占领之地,被他们挟制的百姓,也并非真心归附,因此朝廷只要施以小利,便能让部分人归顺到朝廷队伍中来。” “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眼下辽东战事告急,如能将归附的农民军,调往辽东,充实辽东军的实力。” “只要运用得当,山西匪患,暂时无忧,不过在这里臣还想提醒一下诸位,有朝一日,不管是哪位将军逮到了张献忠和李自成,必杀之。” 唐学志一边分析山西形势,和各方利害关系,一边走到最前面去,站在和周延儒并排的位置。大海鱼的明末之海上雄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