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三十一章 赚得盆满钵满 (第2/2页)
东西,便带上了一小队人马,跟着王承恩,直接去了东厂。 “卑职,唐学志见过督主。” “呵呵呵,唐兄弟,莫要多礼,咱都是为皇上办差,承恩,快赐座。” 曹化淳很客气的笑了笑,也赶紧让王承恩搬来椅子。 王承恩在御马监,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但在曹化淳这,如同一个小跟班似的。 曹化淳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大明内廷,的确如此。 在皇帝面前,他们如同猪狗一样的活着。 但是在那些外臣面前,却换了一副模样。 王承恩搬来的椅子,唐学志却没有坐下。 只是站着,回道:“谢督主,今天朝堂上,多亏督主和承恩兄弟相助,不然下官还真架不住外廷那帮家伙的唇枪舌剑。” “哎呦~~~,唐兄弟,你可别折煞咱家了,今儿个,咱家可见识过了,呵呵呵呵~~~~~” “平日里,外廷那帮老家伙,总是人五人六的,数落咱内廷的人,仗着皇上宠信,瞧不上咱家,呵呵呵,今天兄弟,在朝堂上,真是骂的得痛快啊。” “咱都是一心一意,替皇上办事的,往后啊,唐兄弟,如有什么难处,需要咱家帮忙的,尽管吱一声,有咱家和承恩在,呵呵呵~~~~” 曹化淳说罢,霎时大笑。 尼玛~ 想笼络老子~ 行吧~ 反正在京城,也得找个好靠山。 既然曹化淳找上了自己,何必拒人千里之外呢。 外廷那帮家伙,同样靠不住。 虽然自己极力避免和朱由检搅合到一块。 却还是被绑上了大明这部战车。 朱由检让他平叛东江,就是个例子。 看来,想躲,是躲不过去了。 朝廷中,也确实需要有自己的人。 曹化淳比魏忠贤好,毕竟他落得善终。 和他混在一起,不至于被连累。 王承恩人也不错,最少,在大明权利中心地带,他们两个,没有被朱由检杀掉。 相反,周延儒,温体仁这帮人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搞不好落个同党的罪名。 虽然唐学志不惧朱由检翻脸。 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眼下自己也还用得着他们,如想继续扩大自己的在中原的影响力。 剿匪和对付鞑-子,都是不二选择。 “呵呵呵,唐兄弟身在边海,却心系大明,让曹某佩服啊。” “昨日听陛下讲起,兄弟有一种亩产五千斤的粮食,不知这种子何时能够播种。” 曹化淳尖锐的笑声中,也给唐学志戴了几顶高帽子,随后便提起这粮食的事情了。 得了~ 终于说到正事了。 今年黄莫风在明城附近,利用唐学志提供的快速传播法,已经将几十斤的红薯和土豆,扩大到了十多亩的规模。 入秋后,便收获了五六万斤的红薯和土豆,除去部分用来研究食品加工外,其他全部被留作了种子。 准备明年在海峡全岛耕种。 唐学志估计,自己这两个粮食出来后,投入大明市场,定会带来一场粮食革命。 眼下,全国缺粮,即便这两样东西,再廉价,也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大海鱼的明末之海上雄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