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八十三章 脑袋被驴踢 (第2/2页)
“爷爷,您说主家为啥要建这么多土围子啊,算下来估计可以住好些人了吧。”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和爷爷挖完一个土围子后,已经是满头大汗。 可岛上这些长工兄弟,都有住处啊。 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新挖的土围子,可以住下的人,是他们现在的四五倍。 少年懵懂的目光,看着老者。 老者骨瘦如柴的手,从坑里捧出一捧泥土,丢在边上,眼睛里露出一丝不悦。 “小孩子家家,问那么多干甚,主家让你干,你照办就是。” “咱做下人的,莫要多问,兴许数主家,见你没事干,让咱多挣几升小米呢。” 没错,岛上的人都不懂为啥,可是苗兴贤却照做不误。 似乎,他那粮库里,就有吃不尽的粮食,让长工们将家中的米缸,赚得满满的,他也不心疼。 过了一段时间,让长工们更加不解了。 他开始修建港口。 是能停泊大船的港口。 长工们除了干地里的活,还有额外的小米赚回去,家里人都喂得饱饱的,一群人干劲十足。 铆足了劲,巴不得苗兴贤能多给他们派点活。 但是苗兴贤却放出话来,庄园里的长工从即日起,除了种地外,都要参加训练。 就这样,二百多青壮长工,被他一刀一枪的练了一年,成了二百多精兵。 加上原来的五十名枪手,足足有三百人。 不过,那些土围子修好后,苗兴贤也经常派人,到陆地上去,寻找一些半大孩子,女童等,送到岛上来。 凑齐了一船,就送出海去。 这些孩童都是没有家人的孤儿,苗兴贤告诉他们,去了那边,将能吃得饱,穿得暖。 聪明的,还能送上学堂。 有这么有待的条件,对于这些颠沛流离的孩童来说,简直求之不得。 就这样,每个月几百上千的往南方送。 从下半年开始,威海卫附近的流民更多了。 苗兴贤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让陈子安上岸,到威海卫附近的流民聚集所,施粥。 卧槽~ 消息传开,整个威地区都炸开了过,流民聚集地的几千难民,朝着威海卫涌来。 苗大善人呐~ 威海卫指挥使,马鹏飞,站在卫城上,看着热闹的施粥现场。 不住摇了摇头。 “这位苗大善人,只怕是脑袋被驴踢了。” “如此大的流民阵营,一天下来,少说要十几担小米,他家就是有万贯家财,也经不起如此消耗啊。” 苗兴贤给他签了一纸租约,五百两银子。 可他在岛上,开出的那些地,还招募了那么多垦荒的百姓,能不能赚回五百两都不一定。 这不是傻吗。 “大人所言极是啊,总有一些人打着善人的幌子,下官听说,这苗兴贤可不是善茬,他经常乘船出海,兴许就是个人口贩子。” 说话的是指挥佥事,冯德海。 他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不过,卫城外面,突然多了几千上万的流民,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苗兴贤这么做,兴许还帮了他们的大忙。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大海鱼的明末之海上雄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