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奏折,明里暗里  (第1/2页)
    这事儿,老周也懒得多管,但也的确以此为契机,开始培养他的理政。    此刻听到这老货要来,周武帝是又头疼又开心。    宣进来人后,便笑盈盈的看着门外走进来一魁梧脸黑的汉子。    刚进门便跪下行礼道:“臣,内阁学士杨乾,见过陛下。”    “杨爱卿起来吧,今日怎么来朕这儿了?”    听到这话,杨乾身子一挺,当做看不见太子般。    沉声回道:“微臣在内阁见到了陆大人呈交上的折子,便赖寻陛下商议。”    折子一般是一式两份,一份给内阁。    别管内阁有没有人,形式还是要走一下的。    周武帝闻言微微点头,接着看向身旁大总管喜子淡淡道:“给杨爱卿赐座。”    说罢,缓声道:“关于陆景的折子,你是怎么看得?”    喜子低头恭敬送上椅子给杨乾,这老货倒是不客气。    坐下后毫不犹豫的开口回道:“陛下,陆大人的主意很好,而且臣从其中看到了不少好处。”    “唯恐陛下驳斥,这才特来商议。”    “哦?有什么好处,说来听听。”    周武帝不动声色间,对着太子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好好看,好好学。    对这样的小动作,杨乾也非傻子,自然能懂,却并未在意。    见周武帝开口了,也没犹豫就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修路自然是一件好事,而且看陆大人的折子,他并不需要朝廷调拨钱粮。”    “只是希望咱们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名目罢了,算不得什么。”    周武帝闻言点了点头,这也是他先前不放在心上的原因。    眼瞅着年底了,国库到处都需要用钱。    户部主事来哭了不下三次,说百官俸禄的问题,还有边军军饷。    至于所谓的开沟修堤,这都不算个事儿。    而现如今,整个国库内,老鼠进去看了都得哭鼻子,更别说他了。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偏偏陆景办事儿不需要朝廷掏钱,还是好事儿,这又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想到这儿,周武帝看着杨乾的眼神,愈加满意。    “不错,你接着说。”    杨乾见得清楚周武帝的神色,笑了笑后接口道:“其次便是这商税了。”    “陆大人希望用这条路来带动临洲道三郡,固然是好,但……”    “临洲道却并无特产,所以微臣想跟陛下请个活计,去临洲看看。”    这个问题,也是先前周武帝犹豫的重点。    陆景修路当然好,不用朝廷出钱也好。    可是这路修了,能不能带动临洲道的商税,这酒成为一个问题了。    要想带动一个地方商税,必然要有过人之处才行。    先前陆景倒是解释过,说临洲城外,发现了一座矿脉。    若是加以开采得话,收益不低,可以促进临洲道发展。    可这件事情说来太过离奇了,哪有石头可以烧得?    先前他们倒是知道有种黑色的水可以烧,但那是火油,都属于军械了。    石头可以烧?    想到陆景信中的话,周武帝便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随即开口道:“陆景到底还是年轻了些,年轻人有冲劲,不是什么坏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