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  (第1/2页)
    事跑来江北做什么?”房流喃喃自语着,“我们无正门与风云山庄的争端,佛门一向中立,何时来插过手?”    在江北上岸的固虚法师,确实也不是来插手这些俗事的,他带领僧人来到江北行善一事是真的,而自己中途脱离也是真的。    此时的固虚法师,握着手中一百零八颗菩提子,缓缓登上了畔山山头。    日头正亮,这废弃了百年的畔山山顶佛寺,残破和荒凉终于无处可藏,一砖一瓦都纤毫毕现。    残垣断壁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沧桑,旧时的风光已成昨日黄花,被这样公布在光天化日之下。    固虚面容慈悲,转着手中的菩提子,口中无声念着经文,他在这片布满疮痍的土地上,一步步走过。    直到他听到了一些细微的声音,循声走了过去。    这荒凉的畔山山顶,原来不止他一人。    那是一个身形十分高大的做僧侣打扮的人,正背对着他,将后山倒落一地的坟墓挨个扶正。    散落的墓碑摞在了背风处,和尚走过去拿起一块墓碑,思索了一会,便将墓碑一次插到了对应的坟冢前。    那些坟冢模样相似,也不知这和尚是如何分辨出来的,他只是默不作声地,将所有墓碑立了回去。    墓碑被拿走后,他将一棵被墓碑压着的树,弯腰从地上抱了起来。    那原来是一棵菩提树。    这棵菩提树不知多少年头了,竟足足有两个和尚那么高。菩提树不知为何,被连根拔起,粗长的根须上沾着泥土,如果及时栽回土中,还能救活。    和尚抱着这样一颗粗壮的树,竟然看起来是毫不费力,他抱着重物走在地上的脚步轻盈,显然是位高手。    那是坟冢第二排最左边的一个坑,和尚抱着菩提树,将树埋进坑中,重新栽种。    这一株菩提树不知离土多久了,翠绿的叶子已有些干瘪,需要尽快栽回土中才能救活。    四周没有铲子,他就用手捧着土填坑,也不担心会将自己弄脏。    固虚法师虽然看不到那和尚的正脸,却遥遥看着他,心中念了一句慈悲。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草木有灵亦有情,佛门中心念慈悲,自不会坐视不理。    那和尚将树重新栽回了坑中,坐在了树下,对着坟头发呆。    他的模样宛若静止,身体一动不动的如同一具石像。    菩提树垂下的树枝,轻轻搭在他的肩头,仿佛是在感谢他的恩情。    那一刻,固虚想到了日前的梦,他犹豫片刻,擅自用了卜术。    他在那和尚身上见到的……和他之前所见过的都不一样。    和尚是他看不透的周始循环,他偶然窥视到了其中一环,中,便见到了深厚的福泽。    释迦牟尼于金黄色的无忧花树下降世,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最后于娑罗双树,一枯一荣间,顿悟涅槃。    而如今这和尚,坐在菩提树下的模样,却莫名让固虚想起了佛陀的事迹。    他走了过去,绕到了这和尚的侧面。    他模样看起来很年轻,虽然红颜白骨,皆是空妄,但固虚也不得不赞一句,这和尚的模样是真的端庄周正。    他所见过的佛门弟子里,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骨相。若说是相由心生,这和尚一眼望去,就会令人心生温和之意,令人不由自主想去接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