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6  (第2/2页)
久不衰。    一直到谢行俭后来离开了考功司,后辈学子们还能在考功司里听到一些有关谢行俭的神秘传闻。    在这些传闻背后做推手的宋通和宋由美相视一笑,深藏功与名。    *    一转眼,京城百草权舆的春天一下子就剩了尾巴,入了三月天,京城的寒冷散开的差不多了,处处可见莺吟燕舞,山野四处还能看到打着花苞的杏花树。    听京城的老人说,到了四月间,京城的春色才是最美的。    漫山遍野的杏花铺就,蝶恋蜂狂,明媚的春色撩拨的人心骚乱。    杏花含苞待放时,朵朵颜色艳红,随着一夜春风过去,花瓣转而变得浅淡,每逢大比之年,春闱应考者会相约在京城赏杏花。    过了殿试,皇上亲自主持的杏园探花宴更是让京城热闹了好一顿。    谢行俭趁着休沐,和魏氏兄弟,钟木鸿,宋由美,还有罗郁卓等,一起爬了京城外的小山,许是去年瑞雪的缘故,他们发现今年的杏花花苞打的格外大。    只可惜,今年没有殿试,不然,到了四月探花宴,大家可有的闹了。    这一天,谢行俭破天荒的收到了居三从北疆寄来的书信,同时,他爹也从雁平寄来了一堆的东西,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一封专门问候罗家的书信。    考虑到罗家老家也在雁平,谢行俭便从他爹寄给他的一堆吃食里面挑了几样有特色的,并那封信送去了罗家。    随后,谢行俭才打开他爹的另外一封家书。    信上说他娘怀的身子已有快八个月了,大概会在四月左右生产,他爹知道他担心他娘高龄产子不易,因而他爹在信中下一句就说,大夫和产婆都已经接到家里去住了,望他在京城勿挂念,只一心好好读书便是。    这封信不似给罗家的那封,这封信是他爹亲手写的,他爹近两年来都在学着认字,看上去学的还不错,只不过笔劲不够,写的字东倒西歪,有些字还缺少笔画。    可就是这样一封朴华无实的家书,愣是叫谢行俭哭红了眼。    他不得不承认,他想家了!    离开雁平快小半年,就是三十大过年的,他都没觉得有多想家,可现在对着他爹寄来的薄薄书信,寥寥几笔,上面却承载着他爹娘对他的浓浓思念。    须臾,谢行俭擦干眼泪,将书信叠起妥善收好,想了想,他执起笔回了一封。    封上蜜蜡前,他从衣柜里取出一个小樟木盒子。    盒子里静静的躺着他这几个月赚的银子,除了第一个月赚的比较多点,有一千两左右,剩下的两个月,平均有七百多两,总得一共两千四百两。    他数了数,点出一千两的银票塞进信里。    整理好后,他这才拆开居三的信。    居三的信应该是找人代笔的,很短却将该说的都说了。    信上说,居三已经从北疆服役改结束,在徐尧律的帮助下,很幸运的没有被遣送原籍,大概四月初会来京城。    末尾还问候谢行俭和王多麦在京城的安危情况。    因提及王多麦,谢行俭忙将信给表哥送去,表哥跟在他后面,学了不少字,所以王多麦几乎能看懂居三的信,偶有几个字不识的,谢行俭便站在旁边提醒。    “居三真的要回来了?”王多麦看完信后,欢喜的不得了。    王多麦和居三认识的时间很短,但不知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