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6章 朋友变敌人  (第2/2页)
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苏轼道:“子由弟,章惇变了,仇恨淬毒,彻底污染了他的心。你要当心些,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知道我是你的软肋,留在京师反而不美。若我离开,你才能无所顾忌与章惇斗上一斗。”    苏辙不可置信地望着哥哥,原来他把什么都看得真切。    “老哥,不是你拖累了我,而是我连累了你啊!”    苏轼摇头:“子由,你就像那赤轮,光芒万丈,普天之下的百姓都受益。可是啊,你太耀眼,别人就有记恨。此次章惇能够如此肆无忌惮,不过是官家在背后支持。我走之后,你必定辛苦,子由弟,对不起,哥哥帮不了你。”    苏辙动容,深情道:“哥哥,我从来就不需要你帮我。你只需要做我的哥哥,给我温暖和力量。”    苏轼握住弟弟的手,弟弟的手当真冰凉:“好,我给你,我都给你!”    当夜,兄弟俩在月光下喝得酩酊大醉。    苏轼早就不是从前的那个苏子瞻,他早就蜕变成了苏东坡。    苏东坡喜爱美食,世事通透。仕途升迁,富贵穷困都打扰不了他内心的平静。    他一路走一路赏玩一路吃,走了好几个月才慢悠悠到达了惠州。    受益于海外贸易的繁荣,惠州的经济也十分活跃。    钱多了,贪官污吏也多了。    苏轼到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紧接着就是发展教育。    诚然,他在地方比在中枢更有发挥的空间。    章惇要让苏轼感受痛楚的计划完全破产。    苏轼在惠州还写了诗《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是啊,惠州一年四季都很温暖,有许许多多的水果,枇杷和杨梅非常新鲜,而且多到吃不完,最有名的便是荔枝。    那么新鲜的荔枝在京城可吃不到。    苏轼的新诗传到了京城,传到了章惇的耳朵里。    这让他大为光火。    他明明是要折磨苏轼,没想到苏轼居然还过得那么惬意。    不行!    于是章惇又把苏轼贬谪到了更远的儋州,那个被称之为天涯海角,偏远穷苦的地方。    穷苦是确实穷苦,因为孤悬海外,哪怕大陆已经蓬勃发展,可儋州的发展依旧有限。    可是章惇的盘算再一次落空。    对于苏轼来说,世上最顶尖的繁华和富贵他已经都享受过。    他在弟弟羽翼的保护下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在儋州,一切都很落后,正是他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尽管他已经年过花甲,但为百姓的心从来未老。    把儋州考察了一圈,这里的人是真穷啊。    不仅穷,教育还很落后,大宋立国百年,连一个进士都没出过。    这一次,苏轼可没跟弟弟客气,写信给弟弟要钱、要人、要物资!    苏辙还是照旧给!给!给!    儋州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破败的官道也在拓宽重建。    蜀商会的各种分号进驻儋州,服饰、粮油、酒楼等等。    蜀商会一直都是行业标杆,它走到哪里就能带动了其他商人跟进。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