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 遭遇危机  (第1/2页)
    一个人睡冷冰冰的,弟弟身上真暖和又舒服,苏轼不自觉就抱住了弟弟。    苏辙实在不习惯,把哥哥推向一边。    苏轼委屈巴巴缩在床角睡着了。    没多久,苏轼又像八爪鱼攀上了苏辙,手紧紧抱住苏辙,脚也放在了他身上。    苏辙郁闷,这么多年了,哥哥还是一点没变,睡觉就喜欢缠着别人。    屋外电闪雷鸣伴随着呼呼大风,苏辙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不是因为冤种哥哥,而是担心地里的棉花。    这个时候正是棉花长絮绒的关键时刻,若是雨水太多就会黑掉,产量大降!    外边的风越来越大,把树枝和门窗吹得哗哗作响,苏辙的心就越是焦躁不安。    花费了这么久的心血,眼看着棉花就要开花收获,如果在这时候出了岔子,那么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忽的,苏辙猛地坐了起来,惊醒了一旁的苏轼。    “子由,你怎么了?”    苏辙一边起身一边穿衣裳:“我不放心,我想去地里瞧瞧。”    苏轼也急了:“子由,现在是黑夜,马上就要下大雨,你不能去啊!”    “我知道,但我实在放心不下。”    说话间,苏辙已经穿上了鞋子,在墙下拿下了蓑衣。    “子由,等我!我和你一起去!”    “哥哥,你就在屋子里好好待着,千万不要出来。”    叮咛几句后,苏辙冒着大风开门走了。    苏轼慌慌忙忙穿上鞋袜。    蓑衣只有一个,他拿了一把大雨伞就追了出去。    风很大,走路都很困难。    苏轼体弱,但为了弟弟,他不顾一切在田野间寻找着弟弟的身影。    找着了!    苏轼心中一喜,连忙跑了过去。    只见苏辙扶起被吹得东倒西歪的棉花植株,扶起了这棵,又倒了那棵,护住了那棵,这棵又摇摇晃晃。    苏轼冲过去拉住弟弟:“子由,这么一大片,你怎能全都都扶住?”    “哥哥,这是大家这么久的心血啊!”    大风让声音都变得微弱,苏轼大喊道:“子由,别灰心丧气!这次失败,我们就接着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苏辙可没哥哥的乐观,他内心如烈火焚烧,只恨自己无力。    万幸的是,狂风吹散了乌云,大雨变成了小雨,而且天亮之前就停了。    雨停后,是晌晴的天,苏辙也松了一口气。    田庄上,众人起床吃早饭没看见两位庄主,还以为他俩在睡觉。    谁知,没多久两位庄主挤在一张蓑衣下从大门外走了进来,裤腿和鞋子全是泥。    管庄子的管家孙老翁很是吃惊:“两位大官人,你们什么时候出去的?老头子我居然一点都不知,真是该死!”    苏辙道:“孙老翁,不关你事。我们昨晚担心棉花出去看了一眼。”    孙老翁道:“庄子里这么多下人,大官人怎么不叫上人一起?又是大风又是雨的,天又黑,何必亲自去?”    再多的人也没用,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根本无法阻挡。    苏辙抬头看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晒上一天应该就没事了。    昨晚虽说是虚惊一场,可是苏辙又开始绸缪起来。    离收获还有月余的时间,若这段日子来场大暴雨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本来眉州的光照就不足,再碰上水涝,棉花只能绝收。    苏辙想到了现代的塑料大棚,可是宋代没有塑料更没有可以搭棚的钢架啊!    在古代真的有种种的不方便。    接下来的日子,苏辙安排佃户开挖排水沟,给棉花植株绑上竹片、木棍加固。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尽管这些办法费时费力。    苏轼和苏辙一点也不像个农庄的庄主,和农户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