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9章 互爆 (第1/2页)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1409章互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执掌太平县开始,李玄就一直持续不断的在改进军中的兵器。 号称罪恶之城的太平城中,可以说是黑恶势力的根据地。那些流放人犯肆无忌惮的在城中相互砍杀,官兵来驱赶,人少了弄不好就会被反杀。 流放犯中人才太多,能搞到比官兵更为锋利的兵器。 李玄集结了一批工匠,给他们指出了方向,随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这个等待期很长,随着项目增多,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钱财和人力。为此麾下不少官员不解,觉得这样的投入毫无意义。 甚至有人说道: 这是自不量力啊! 李玄默然,也不反驳呵斥,只是利用自己的威信,源源不断的投入钱粮。他知晓,要想取得突破,必须先打好基础。 而关键就是提高金属的坚韧度,这需要无数次试验。这是最考验人耐心的一项事业。 工匠们反复测试,反复失败。取得一点成绩后欢欣鼓舞,但更多时候是一无所获,耗费无数钱粮。工匠们都羞愧难当,可李玄却安之若素,并明确表态:钱粮投入的还不够,对工匠的支持还不够!这番话震动了整个北疆,长安工部对此却嗤之以鼻。 当第一柄陌刀问世后,所有的一切都值当了。接着是小巧的弩弓。 骑兵用这等弩弓便能轻松的给对手一波远程伤害。 与此同时,利用材料的进步,李玄令工匠们改良制式弩弓。效果如何······当时李玄带着文武官员们一起去校场观看测试。原先的弩弓和改进后的弩弓一起发射。 结果令军方将领狂喜。 但要更换弩弓需要大量钱财以及材料,刘擎等人咬牙从别的地方挪用了一批钱财,至于铁矿······刚俘获的一批北辽俘虏没去修路,而是去了矿山。 就这样拆了东墙补西墙,在大军南下之前,总算是把军中的弩弓给换的差不多了。此刻一开张······ 卧槽!满堂彩啊! 叛军的弩阵正在待命,等着与对手来个弩弓火并,看看谁更持久。当看到弩箭落在己方的头顶上时,弩手们傻眼了。 他们低头看看自己手中的弩弓,再看看指挥的将领。而将领也傻眼了。 难道老夫测错了距离? 叛军测距靠的是经验,将领再度估算了一下。 他揉揉眼睛,叛军的弩阵慌乱中齐射了一波。 然后······ 中军石忠唐等人也在看着这波箭雨。箭雨飞过去,一头扎在了空地上。 不,已经冲出阵列跑的最快的十余敢死营军士被射成了刺猬。而他们的身后,更远的地方才是北疆军。 也就是说,比拼射程,叛军不够看! 春育面色铁青, 有人骂道:大唐不许私人,乃至于不许边疆自行打造弩弓。 被发现了当做谋反论处。 一群将领义愤填膺把长安工部骂了个狗血淋头。 贺尊幽幽的道。呃! 众人这才想起北疆和长安最近几年闹翻的事儿。从那时起,长安就断了给北疆的各项补给。 钱粮。兵器! 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北疆自力更生弄出来的利器。而始作俑者不消说,便是 那位秦王! 但现在却有个大问题。 魏明说道: 有人骂道。 一波箭雨刚到,第二波又来了。 三段射再度发威。 魏明看着石忠唐,北疆军的弩阵甚至可以前移,不断延伸打击范围。 叛军以静制动的想法瞬间破灭。石忠唐摆摆手, 号角声中,叛军发动了反扑。 两边步卒相对狂奔,重重的撞在了一起。顷刻间,敢死营就往前突破了。 贺尊叹道。 石忠唐没说的是,北辽成了秦王的磨刀石,把北疆军磨砺成了一支令人生畏的劲旅。叛军在反扑,后续的步卒源源不断的涌上去。 口子被堵住了,随即反击。 索云一瘸一拐的到了前方,一刀砍杀一人,喊道:叛军的反扑太猛了,敢死营的攻势就像是遭遇了礁石,被反弹回来。这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