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8章 拿人 (第2/2页)
,扭头看向一脸不忿之色的司礼监秉笔。 若是没有幕后推手,这则谣言可不会发作的如此之快,更别提城中更是出现了所谓"蒙古不日便将兵临城下"的末日言论。 不用多想,这定然是出自一伙人之手。 不管其幕后主使的初衷是为了恶心他亦或者借机哄抬粮价,都是触碰到了朱由校的底线。 "爷,应该通州的李家。" 闻言,司礼监秉笔便是不假思索的说道,虽然他还没有找到"蒙古兵临城下"的源头,但"天子与民争利"这等言论却是由宣武门的坊市而出,好查的很。 凡是能够在京畿之地生存几十年而屹立不倒的商家,经营的又是粮店,这等堪称民生之本的生意,其幕后老板定然有些通天的背景。 "通州的李家?" 这回倒是轮到朱由校一愣,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他没有半点印象。 "爷,通州是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的老家,那粮店也是李三才在任时营业的,与李家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不待朱由校发问,司礼监秉笔便是连忙主动为天子解惑。 "唔。"朱由校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好陌生的一个名字,李三才,那可是东林党的骨干呐。 没想到这人都死了,还有"门生故旧"为其喊冤呐。 天启二年,山东白莲教首徐鸿儒聚众起义,除了其麾下的信徒和流民之外,南直隶的那些豪绅富商竟是也涉事其中。 尤其是世镇南京两百余年的魏国公更是利用职务之便,将南京大营的诸多军械"走私"给徐鸿儒,助其成事。 虽然朱由校没有确切证据,但十有八九魏国公走的便是漕运的路子,恰逢东林大佬李三才担任漕运总督二十余年,正好具备这样的能力。 山东白莲教起义被平定之后,当代魏国公自缢身亡,传承两百余年的魏国公府被朱由校连根拔起,李三才也是自缢身亡。 因为当时根基不稳,加之东林尚在,朱由校并未扩大事端,也没有继续追究李三才的责任,便将此事揭过。 如此数年下来,朱由校已是将李三才这个人忘记,却没想到今日再度听闻他的名字。 "大伴,那你还愣着作甚,直接将其拿了便是。" "难不成你要坐视那些人中伤朕?" 见到司礼监秉笔始终无动于衷,朱由校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冲着自己的心腹嘟囔道。 听得此话,王安先是一惊,随后便是忙不迭的躬身称是:"奴婢遵旨。" 天子这话说的可是有些重了。 望着逐渐远去的司礼监秉笔,案牍之后的天子轻叹了口气,继续看起手中的奏本。 这也就是王安,若是换了魏忠贤在此,哪里还用跟他汇报,直接便是上门拿人了。 一条"中伤天子"的罪名便是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想到这里,朱由校便是再度看向南京,希望魏忠贤这条"疯狗"能不让他失望吧。柯久的扬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