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4曹魏穿越成皇帝,开局就退位?  (第4/8页)
书替换方学士。”    朱允炆听完两人的谏言,摸着下巴寻思着。    说实话,他觉得齐泰说的话有前半句是对的。    当下时局动荡。    外族窥视我华夏土地。    前线还有方孝儒这个坑货。    内还有各个叔叔藩王们对自己的皇位虎视眈眈。    如果自己继续让方孝儒指挥三军,外族必定攻破大明防线,大明土地必定生灵涂炭。    最后很可能会演变成五胡乱华,饥行遍野,食不果腹,血尸满地的场景。    他朱允炆虽然身为穿越众,不是这个朝代的人,但是穿越前是军人。    对于那份爱国的情怀永远不变。    一直以自己是位中国人,汉族感到自豪。    也就决不允许外族践踏我汉人的江山土地半步。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找人替换掉方孝儒,方大聪明。    就算阵前换帅是大忌也得换,毕竟再让方孝儒这么打下去,大明亡已。    “嗯,两位爱卿说的对,那么除了齐大人之外,两位爱卿还有其他好的人选没有?”    齐泰扭头看了眼黄子澄。    两人心里心知肚明,现在可能跟自己猜的差不多。    朱允炆想保住方孝儒。    当然,齐泰已经试过一次让自己替换方孝儒。    结果挨打了。    显然陛下是看不上自己。    也就为了不让自己被打的更惨,咬着牙讲道:“陛下!要不然就让黄学士去前线辅佐方学士。”    3天之守国门。    黄子澄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看向边上的齐泰。    他有几分本事,他自己可太清楚了。    和那位自信到赛似诸葛孔明的方孝儒不同。    黄子澄有点自知之明。    现在就连方孝儒都不行,自己上去能干什么?    搬砖估计都费劲,更别说率兵打仗,持剑砍人这等要命的大事。    至于朱允炆听了齐泰的话,站起来直接给了齐泰一大嘴巴子。    这齐泰果然脑子有问题,这大聪明绝对没辜负了他的美名。    当下时局,你齐泰身为兵部尚书,打仗总比他黄子澄一位学士厉害吧?    你兵部尚书都不行了!还让他一个读书人去领兵?    你脑子里怕是装了大粪!    “陛下…”黄子澄见到齐泰又挨打,跪在边上心里更慌了。    这陛下到底几个意思?    你说事就说事。    现在没事就虐待我跟齐泰干什么?    难道是我跟齐泰的个人分量都还不够?    “不行!你们两个都不行,得让其他人来。”朱允炆没好气的讲道。    黄子澄心里一惊!    果然,是自己两个人的份量不够。    陛下还想再拉其他人下水。    可拉谁好呢?    现在看朱允炆的态度,应该是想打胜战。    所以朝廷里那群跟自己一样,靠嘴皮子打仗的文臣肯定不行,得全部排除在外。    缩小范围也就剩下那群武将。    可是这群武将里谁最厉害?谁最有领兵的才能?还能对自己威胁最小?谁最后打赢了还能替方孝儒说话,保住方孝儒?    黄子澄因为过度紧张,暂时还想不到。    反观朱允炆,好似早就看穿了黄子澄的想法。    上去就是一嘴巴子,扇的黄子澄龇牙咧嘴。    “朕告诉你们!这次要是还继续输下去,你们两个都得给我死!天王老子都保不住你们。”    朱允炆很生气。    这都快要亡国了。    这两人还在这里磨磨叽叽的!    难道是觉得这个国家没了?你们还能有当下的地位不成?    至于齐泰,在见到黄子澄被打后,也顾不得保不保方孝儒,先保住自己才最重要,也就立马想到了一个人。    “陛下,臣觉得宋忠,宋大人可行。”    “不行!宋大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咱京城的护卫还需要宋大人保护,以臣看,李景隆李大人最为合适!”黄子澄立马回过头来有些着急的说道。    虽然宋忠能领兵,但是在他黄子澄看来,身为太祖留给朱允炆的重臣李景隆更加合适,跟自己的关系更是不错。    再加上李景隆的领兵才能也还行。    当下就应该重用李景隆。    “李景隆?”朱允炆人听傻了。    不说这李景隆,朱允炆自己还想不起来。    现在黄子澄一提到李景隆,就不得不说这位大明战神之一,还是将门之后的皇亲国戚李景隆。    在兵力优势于燕王朱棣的情况下,被打的兵败而归。    要不是占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