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忽悠前的准备  (第2/2页)
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君权与相权达到了平衡,和谐之美油然而生!    章惇之所以觉得舒服,是因为赵佶在本就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又添了一抹亮色——新君貌似不是那么勤于政务!    倒不是说他不务正业,该干的事他也干。    只是隐约能感觉到,他将手中的权力又放出来那么一点点。    总而言之,赵佶这位官家,不同于以往的皇帝,好似对臣子们格外信任!    章惇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名留青史的那一天。    有朝一日,我将超越王安石,成为大宋的中兴名臣!    王相公是伟大的,他披荆斩棘,制定的新法让大宋国力大增,后世会念念不忘他的功绩。    可是,他毕竟失败了,败在没有一位长寿的君主,为他的政治理念提供保障。    可他章惇有机会!    先帝哲宗贯彻了神宗皇帝的理念,让自己有机会继续王安石未完成的事业。    而新君赵佶,也表态要一以贯之。    那么,只要自己再坚持三五年,千秋大业指日可待!    出于这个想法,自赵佶即位以后,章惇的脚下像是装了弹簧一般,干劲十足!    今日他正在处理公文,忽然有人通禀:官家的贴身侍卫傅斯年来访。    章惇很意外,他来干什么?    头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上次自家赌坊的事。    那时候章惇对傅斯年的印象是:有分寸。    懂得做人留一线的道理。    第二次提到傅斯年,就是立嗣风波。    章惇对他又多了个印象:明事理!    天子近臣,往往与幸进、跋扈等不好的字眼联系到一起,而章惇对傅斯年的印象着实不差。    于是点头应道:“请到书房看茶,我一会儿就过去。”    傅斯年喝了两盏茶后,章惇咳嗽一声步入,他赶紧起身见礼:    “章相公有礼!今日到访,却有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请恕我冒昧!”    章惇肯定忙得很,傅斯年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说明了来意:    “官家令我筹集赈灾的粮食,小人想请您配合一二。”    这下章惇对傅斯年的印象更好了。    他是个实干家,最讨厌那种说事之前先堆一篇废话,见傅斯年也不奉承,也不绕圈子,很是对他的脾气。    “赈灾是关乎国本的大事,你说吧,要我怎么配合?”    傅斯年大概把思路说了一些,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先要引导粮商们大批的将粮食运到汴梁。    而后再放出大量粮食,造成汴梁的粮食过剩,最终达到打压粮价的目的。    章惇闻言笑了:“哦?这不就是当年王介甫用过的方法!你就不怕粮商们吃一堑长一智,让你白白谋划?小心折了本钱耽误赈灾,你有几颗脑袋也不够掉的!须知本朝是不杀士大夫,但你可不是啊!”    傅斯年正色道:“一片丹心昭日月,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章惇本来没觉得傅斯年能成事,忽然听到这么两句话,瞪大了双眼盯着傅斯年,激动地道:    “好词句!好胸怀!”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