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逃命回乡  (第1/2页)
    题安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贾贵是土方普工,在二期工作。    他为什么坠落地点在一期的脚手架。    他当时正在做什么作业?”    建筑公司老板有一瞬间的哑口无言,他反应很快:“他当时在一期做户外喷涂作业。    花名表只是招募农民工时候的一个大致工种分类。    真正的工作还是要按实际情况来看。    一期缺人去一期,二期缺人就去二期。    很多农民工都是在不同工种之间来回切换的。并不是固定的。    警察同志,您可能不了解,这在建筑工地是很常见的。    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题安并没有相信他的话,“如果是这样的,不同工种之间的工资也是不一样的。    你们按什么给工人发工资?”    建筑公司老板脸色有点难看,他从办公室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袋子,推向题安,“警察同志,这是一点小意思,还望笑纳。    我跟您说实话。    建筑公司的账本吧,也不是完全按实际情况来的,工资也就是个大概。    那么多工人,怎么可能丁是丁卯是卯?    您说对吧?    说句冒犯的话,公安局也不可能把所有案子都破掉,总有破不了的案子,还有冤假错案。    大家都是人,不是神,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错误?    所以,还望您高抬贵手,不要追究了。”    题安用手打开袋子。    是十万块钱。    题安冷笑:“这十万块钱够打发十条人命了。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则构成行贿罪。    行贿金额超过一万元,应予以定罪。    我看看,十万元。    定罪是绰绰有余的。”    建筑公司老板知道题安不吃这一套,只能悻悻地将钱收了起来。    题安拿走了农民工花名表的复印件。    他知道,一期的工人出现在二期工地的脚手架上,这一点并不像建筑公司老板说的那样简单。    还有开具伪造的死亡证明,匆匆将人火化付之一炬。    除了怕引起社会舆论,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情吗?    题安给林姐打电话,林姐听说人已经变成一堆骨灰之后,遗憾表示,一切线索都已经在大火中烧毁。    无论人是中毒死亡,还是机械性死亡。    经高温的火焰焚烧,都已经无法查证。    题安从花名表上,找到了和贾贵同乡进城务工的杨福的联系电话。    杨福在贾贵出事后,不久就回乡去了。    按照工程进度来说,除非是杨福有事,否则不可能中途返乡。    题安给杨福打电话,杨福对贾贵的事故闭口不谈,说完全不知道当时的事,是别人告诉他的。    题安问杨福:“为什么中途返乡?”    杨福说:“因为我身体不好,干不动了。”    题安又问:“贾贵的死有蹊跷对吗?”    杨福没回答,直接挂掉了电话。    杨福的态度,让题安更是觉得此事恐怕另有隐情。    题安决定出趟差,亲自去一趟杨福家里。    题安和梁落下了火车,又搭上了去村口的小巴车,经一路问询来到了杨福家。    杨福正在院子里喂羊,看到两个陌生人走进自家院里。    马上明白了是什么事。    他转身走回屋里,把门关住做出闭门谢客的态度。    梁落走到门前,敲了敲门,“杨老伯,你开开门。    我们是翰兴市公安局的,因为贾贵的案子来找你了解一点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