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179节 (第1/2页)
这也是他确立自己权威的方式,你看,你们谁再不服气,就问问我手里的刀。 至于王谧,他如果有朝一日做了皇帝,相反,他要关注的,还是那些以往和他都是一个起点的世家,至于司马家,根本就没有任何威胁。 留着也就留着了,还能给自己搏一个美名。 徐羡之这样的人才都主动来投诚,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当然是不行的。 不过,怎么安排也确实需要动动脑筋。 “羡之你远道而来,我自然不会怠慢,这样,你这几日先在建康城里转一转,熟悉一下周边的情况。” 刚才的一番谈话,王谧得知,这还是徐羡之第一次到都城来,作为大晋境内最为繁盛的地方,一个外乡人确实需要认真的适应一下。 徐羡之点了点头,但还是对自己的任命更加关心。 王谧则压了压手,提醒他:“这件事不着急,我已经向京口送了消息,这两日,京口的人马也会到建康来。” “那一群人里有一个妙人,以后,琅琊王府治下,所有的日常管理就托付给你们了,你们两个一定要精诚合作,互相勉励。” 徐羡之脑筋一转:妙人? 那还是什么人? 从王谧的言语当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即将合作的伙伴,与他关系匪浅。 徐羡之还没有任事,就已经开始了进一步的计划。甚至开始设想未来的合作伙伴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虽然这也是极为正常的。 毕竟,在此之前,王谧一直在北府里混,他现在当了琅琊王,必定会先把胜利果实和老兄弟们分享。 王谧似乎也没有避讳的意思,已经告诉了徐羡之,这个人是从京口赶来的大部人马当中的一位。 很显然,是京口人。 而且,以往一定是默默无闻的,如果是出自几大家族的,王谧就会直接点明了。 可见,应该是起自草根的人。 而且,还不是武将。 话说,这样的人,应该是十分精明的吧,徐羡之暗中掂量了一下自己,太年轻。 会是这样的人的对手吗? “你不必担忧,穆之是很稳妥的人,此前已经在北府任事了,很有经验,有他带着,你必定能对这些事务很快上手。” “他不会为难你的。” 徐羡之为之一振,在他看来,王谧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也没有打量他,窥探他的意思。但是他却说中了他心中所想。 于是,徐羡之立刻警觉起来。 本来还想打探一下这位合作伙伴的底细,看到王谧这个态度,又如此精明,根本就没说出口就咽回去了。 看他一副欲言又止的姿势,王谧暗中发笑。 以现在徐羡之的能力,他整个人摆在那里,就好像是透明的一样,就算是他尽力掩饰,也依然可以看出来。 特别清晰。 整个人,又在动歪脑筋。 小小年纪,顾虑还挺多的。 怪不得老了就……做出那种事。 说到底,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又过于贪恋权势,不忍心放下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势力。 但实际上是,如果当时放一马,说不定过后还能落个全身而退。 然而,铤而走险的做了,虽然一时是爽了,但最后,自然是要被剿灭的结局。 这个是回避不了的。 很多事情,从后事看来似乎完全是无法理解的,对当事人的种种做法也不能感同身受。 但实际上,从年幼的时候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你看,现在的徐羡之,虽然症状还没有那么严重,但实际上呢,这不是就已经展现出来了吗? 又多疑,又猜忌。 合作? 和刘穆之? 呵呵。 他们两个还没见面,王谧就已经先定了一张戏票,绝对的好戏连台,令人应接不暇。 如果一切都按照历史上的既定事实来发展,王谧当然不会做同样的选择。 说不定会直接把徐羡之轰出去,不再启用,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嘛。一切进程都比历史上要快多了,而且年代也相对提前了十几年,这些老伙计还都很年轻,最重要的是,刘穆之还活蹦乱跳的。 有刘穆之在,就足以克制徐羡之,毕竟,从个人能力来讲,刘穆之比徐羡之还是高几个段位的。 更何况,还有年龄上的优势,可以对小徐形成碾压式的克制。 而徐羡之呢,既然他已经登场了,这么重要的人物直接把他踢出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毕竟,这样的人,你今天排除了他,明天说不定他就会从什么别的渠道再次窜到你的面前。 这就是历史人物的一些定律,很多时候也是无法违背的。 既然最后都有可能还是要继续较量,那还不如就现在把他放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找几个好兄弟看着他,或许更放心。 在这一点上,王谧对自己,对兄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