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188节 (第1/2页)
之前还死活硬扛着不对话,现在却又求医问药,似乎还有和王贞英和好的意思。 转变速度如此之快,实在是令人无法反应。 不过,他能想开,倒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不会再搞事了。 这是好事! 大好事! 与此同时,新任琅琊王也站在了建康宫中,环顾四周,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的宫殿,需要改一下,那里也需要再栽种一些花草,王谧在等候召见的这个当口,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今后建康宫的改造方案。 按后世朱元璋定都此地的经验,整个建康城的宫殿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当然也是地势造成的,那就是前高后低,宫内很潮湿,这些缺陷,当然需要各种建筑手段加以克服。 这样大型的工程,肯定要耗费许多的人力物力,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金钱。 想到这些,王谧还真的有些担忧。 这主要是,古代的建筑能力有限,越是大型的工程,就越会给百姓们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为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在这个基础土壤上面把所有的技术都瞬间提升了。 有些技术呢,要缓慢的提升,不是一时一刻就能达成的,有些技术呢,就算是耗费了浑身的力气,也无法获得成功。 有这些人力物力,去建造堤坝,防洪抗旱不好吗? 绝不需要浪费在建造宫殿这样的奢靡之事上,这些事只是关乎个人的享受,又不能造福千万百姓。 不过呢,转念一想,事情似乎也没有那么复杂。 虽然现在他们的据点是建康城,但是,只要局势稳定下来,北府兵继续北征,随着长安、洛阳等重镇接二连三的回归到晋的版图之内。在那些古都,有的是规模更加宏伟的宫殿。 只要能拿下那些城池,稍加休整,也就可以搬进去入住了,既节约了开支,又节省了人力。 端的是两全其美之法。 却在这时,小得儿终于出来了,不等他说话,王谧便欣然向前。 以现在他和太后娘娘的关系,自然是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在京口的兄弟们赶到建康之前,还是有必要和王贞英再见一面,敲定一下具体的事项。 这也是对于这位给予他巨大帮助的太后娘娘的尊重。 太后娘娘今天的神态却是舒展了许多,王谧想起了前些日子传来的消息,王恭的病情大有好转,似乎情绪也好了很多,想必,大哥身体渐渐康复,对于王贞英来说,也是喜事一件吧。 “今天找琅琊王过来,还是有一件大事要商议。” 王谧这边也揣着许多的大事,却没想到,一见面,太后就把商议大事的机会给抢过去了。 第1039章 大王的言外之意 好吧! 就听她先说吧。 而王贞英的心情确实是好转了不少,身边有了宋轻音作为女官时时相伴心里也算是安定了许多。 至少,很多大事,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拿主意了。 老实说,事事都有自己定夺,压力还是挺大的。而现在,身边总是多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况且,宋轻音一向足智多谋,情绪稳定,是很好的谋略家,有她在,王贞英就放心不少。 “你我二人的事情,轻音也都知晓了,现在这些事也没有瞒着她的必要。”开篇太后娘娘就给了个提示,王谧抬头看轻音,果然是一副知情的样子。 这都无所谓,只要王贞英觉得可以说,不必避讳某人,王谧自然也就没有意见。 这件事说白了,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太后娘娘,他王谧一个摄政的大王,过不了几天说不定就要登基大宝,他的态度,人人都知道,他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他这样的权臣,耍弄阴谋诡计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双方商定之后,王贞英才终于把那件她心心念念的事情讲述出来,以某种担忧的语气。 原来,王贞英此刻最关注的,正是司马德宗生母陈归女的安置,他日,如果王谧登基为帝,那么,王贞英这位前朝的太后倒是不需要担心,只要坦然退位就可以。 而按照一开始的安排,王谧也会给她找一处僻静的宫殿安置,保证让她衣食无忧。 这之后,王贞英再想出现在历史书的记载之中,恐怕就是死讯了。 而王贞英的追求也正是如此,她需要逃离,需要躲避众人的眼线,能够保持低调的安稳度过此生,已经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对于她们这些前朝的余孽来说,越少招人眼目就越容易保得安全,而现在,令王贞英担心的,一个是司马德宗的安置,一个就是陈归女的去处。 前有汉献帝,只要是司马德宗不惹事,还能够安稳度日,没有什么抱负,那么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容,王谧养着他,倒是也无妨。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看王谧的想法,对于王贞英来说,司马德宗又不是她的亲儿子,王谧如何处置他,她并不关心。 她想要的,只是一个确切的答案。 而陈归女的去处,也确实有些麻烦,她是前朝小皇帝的生母,不是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