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309节 (第2/2页)
闹事就可以了嘛。 但是,真的那么容易吗? 要知道,这个世上,做好事不容易,把困难的事情做好更不容易,最容易的就是搞事了。 做好事难,做坏事还不容易吗? 这里搞搞,那里搞搞,反正是一点规矩也不讲的,只要境内够乱,他们也就达到目的了。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甚至并不是要大晋境内乱套,秩序趋于崩溃,他们只是想给王谧拖后腿,让他无暇北伐。 毕竟,如果大晋境内乱了套,就算王谧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再专注北伐之战,只能分兵回援,现在大军还没有抵达预设的攻击地点,说不定会连夜全都拉回来呢! 只要能够把北伐搅合了,他们才不管哪里乱套,哪里的百姓又会流离失所呢! 你看,这就是大晋朝的宝藏大将军们。 相比外敌,他们更加痛恨夺取权力的内忧,即便是王谧并没有把兵锋指向他们,甚至连部队都没有调动他们的那一份,只是和荆州部联合而已。 但是,他们也依然不服,就是认为你王谧是侵占了我们的权力,我们不行,你也不能行! 虽然我们谁也不能把司马家赶下来,但是,你却不能上去,这就是他们的中心思想。 天下岂有这样的人? 宁可不利己也要损人,放这首北方大好的形势不去进取,却要让自家的境内乱套。 王恭的用意,郗恢也清楚了。 他虽然心中还是不满,怒气却也消减了不少。 先辈们的想法,这确实是一个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提起的话题了,不是他们忘记了,而是他们刻意回避。 在朝为官的诸位大臣们,每一个的籍贯还都是带着以往北方发迹时候的祖地。 只要这个自称不改变,他们就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不敢忘记,谁要是忘记了这个,还怎么出去吹牛? 他们只是刻意回避,不去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在大晋的朝堂上喊一句,跟着我一起收复中原,相信没有哪个人会说不行。 会不热烈响应,但是,真的能够去这样做的,就没有几个了。 想当年,真心想要进取中原的,也就是第一批南渡的那些将领,他们生在中原,长在中原,根在中原,他们无法忘记故土,于是拼命的征战,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赶走异族,重回中原。 第1126章 王家的事,自己看着办 然而,机会这个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现在的大晋,如果没有王谧横空出世,就算是盘踞北方的氐秦照样崩溃了,他们也一样无法把那些城池拿到手里。 没希望。 不可能的! 首先,军队就没有士气,将军的素养也有限,更何况,没有王谧就不会有那些先进的火器,更不会有士气如此高涨的队伍。 可以说,以当时的情况,把北府兵交在谁的手里,结果都会是差不多的,完全无法和北方的精兵相抗衡。 说不定可以侥幸夺取几个城池,但是,即便是让他们达到现在的版图水平,也是没有的。 不可能的。 根本就达不到。 而现在的情况呢? 王谧敢于挺进中原的一大坚强后盾,就是他已经夺取了许多淮河以北的重镇。 有了这些敌方作为据点,晋军的实力大增,以往非常困扰的后勤补给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办法。 于是,你可以看到,王谧带领的这支北府兵,队伍庞大,辎重却比较轻省,甚至比以往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 就是因为,他已经可以在很多北方的城镇当中得到补给,于是也就不再在辎重的方面着急了。 有了这些先决的条件,如今的晋军才敢大胆的兴兵北伐,同样的事情,换到一年以前,那是想都不要想的,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可是,即便我们不发难,那些人也不见得就会善罢甘休,我看司马尚之他们已经有所行动了。”既然转换了立场,那么可以提供的信息也就不同了。 相比郗恢这样可以随意在外面走动的大臣,王恭的消息到底还是没有那么灵通的。 听说庾楷他们有了行动,王恭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严肃了。 这还真是,有点难办了。 王恭可以控制自己,也可以压制建康朝廷的这些人,不要轻举妄动,他还是有这个威慑力的。 但是,那些在地方上镇守的大将军,他们的行为却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的。 既然他们现在以营救王恭为名,只要王恭一日还在太原王府里幽居,他们就可以不停的找话题。 说不定,最后还形成了同盟,要营救王阿宁呢! 到时候,纠集兵马,挥师建康,可就难办了。 “不行!” “这样下去,建康就要大乱了!” “阿乞,你进宫一趟,把我的意思向太后娘娘说清楚,这件事必须现在就解决,刻不容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