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机会 (第1/3页)
向王妃吐露些许消息后,朱存槺就陷入了沉默。 显然,他是无法留在京城,混吃等死的。 安南,是他最佳的去处。 心头火热后,朱存槺回到了王府,召见了私臣。 在成婚后,秦王府正式运行,朱存槺也能光明正大的招募自己的私臣,这是皇帝默认的。 一开始,朝廷倒是议论纷纷,但没办法,皇帝的意思,谁也无法违背。 按照皇帝的猜想,以前明的藩王政策,王府陪臣应该很少才是,但参与的人却出乎意料的多。 因为成祖朱棣实在是太榜样了。 即使机会少,但万一呢? 这要是搏个世爵,死而无憾。 朱存槺倒是认真筛选了一番。 他深刻的明白,武将有那些勋二代,皇帝也不会给他插手,所以只有文臣,尤其是谋士,才是最稀缺的。 如在出宫就府的数年间,他终于寻觅到了一位出众的谋臣:刘玄初。 一位四川的谋臣。 对于此人,朱存槺三番四次地邀请,终于迎来府中。 一些田庄、商铺等,处理的井井有条,让人放心。 此时,他身着一件黑色的长袍,显得很是肃然,脸颊微微带肉,双眼微眯,似乎随时在思考中,完全符合谋士的姿态。 「先生——」朱存槺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压抑且低声道: 「进来说话。」 很快,刘玄初一怔,快步而入。 书房中,朱存槺瘫坐在椅子上,牛饮一杯茶后,缓缓说出了今日的谈话: 「父皇对我明言,安南数百万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旧土,宣德年间被迫退回,如今拿回来,需要我去镇守。」 说到这里,他双目放光。 刘玄初倒是捏着胡须,沉吟一会儿,开口问道:「殿下,皇上可是言语您的权力多大?」 「若仅仅是虚衔,那就不如待在京中。」 「实权。」朱存槺昂首,沉声道:「一应的军政,皆由我掌控,犹如朝鲜之事。」 「陛下看来是比黔国公府更进一步了。」 刘玄初露出欣喜的笑容。 若非抑制不住,他甚至想要仰天大笑,笑上几个时辰才止。 本来是想期望那万中无一的夺嫡,谁能想到,竟然是藩国之主。 正所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数百万人众的国主,其威势之大,难以计量。 况且,以如今皇帝的活跃,再理政二十年都不再话下,夺嫡是个漫长的期限。 这样来看,藩国之路就显得格外的好了。 「没错。」朱存槺激动道:「唯一所虑的,就是皇上让我去西贡,这个高棉人的地盘,之后再图谋北上,没几年时间,根本就没奈何——」 刘玄初一听,立马道:「陛下这是想让殿下您亲自主持征伐之道,彻底稳固江山啊!」 「您莫要担心,这是有京营主持。」 实际上,十六岁的秦王,即使不亲自带兵,只是坐镇后方,依旧能鼓舞士气,加强威望。 皇帝这是参考了历史作出了想法。 像是十九世纪初,拿破仑拿下了大半个欧洲,分封亲戚们为王,但其犹如空中楼阁,全部建立在法军的基础上的。 一旦拿破仑兵败,这些王位就自动就免除了。 打安南的情况也是如此。 如果由明军直接拿下安南,再派遣秦王坐镇,这就是建立在沙丘上的城堡。 只有其亲历,亲政,一直在安南,才能应地制 宜地建立统治。 例如,朱存槺成为安南国主之前,肯定要学习方言,融入本地,不然的话就容易被架空。 想一想高层通用汉话,而中下层用安南话,这样的统治怎能安稳? 「不过,殿下,您还得跑一趟安国公府。」 刘玄初忽然转过头,轻声说道。 「嗯?去那里做甚?」 秦王不解。 「京营子弟,安国公熟悉的很,有他安排,在安南就顺利太多。」 「且,您不会以为分封藩国之事,安国公会不知晓吧?」 「况且,就算是不知道,没几日就会知道了。」 朱存槺点点头。 随即,他才迈开步伐,直接去安国公府。 果然,抵达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