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八十五章私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私报 (第2/3页)

同。

    而众所周知,儒家和科举建立的基础,是在地主势力崛起,颠覆了奴隶主制度。

    所以废奴势在必行了。

    秦王惊讶许久,认真的看着这位王府长史,王国次相,印象中此人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儒生,不曾想竟然如此大胆。

    思前想后,秦王再次问道:“陛下应该不会反对吧?”

    “殿下,陛下在大明,就已经释奴过,这是王政,仁政,怎么会反对呢?”

    如此百般确定,秦王才壮着胆子道:“明日众人开会,就言语吧。”

    此时的他哪有前些时日的壮怀激烈?

    ……

    此时,天津。

    自从中兴机大兴于世后,天津府的买卖日趋兴盛,大量的纺织厂在此云集。

    南边的棉花海船运输而至,整个京畿的女工都涌入天津,从而使得整个城池的人口不断爆发。

    据统计,绍武十五年,天津府的人口,就突破了五十万。

    女多男少,让人头疼。

    让人感到惊诧的是,或许是女人太多,以至于女支院都少了许多。

    不过,拐带诱骗的桉例仍旧不少。

    年初,郑森在京官混两年后,就外放至天津府,担任知府一职。

    虽然和漳州知府一样,品阶相同,但天津府临近北京城,犹如哨站一般,可谓是一举一动都能惹得京城瞩目。

    这不,路上他坐着铁轨,看着马儿拉着车,携带两三个仆从,轻车简行。

    与他对面而坐的,则是一个普通的中年人,衣衫倒是齐整,在他旁边,则一少年,嘴角歪了,不时地流着口水。

    双目无神,散光,显然是个痴傻的种。

    由于要走大半天,眼见郑森衣着不凡,男人倒是想起了结交的心思,问起来去往天津的缘由。

    郑森轻笑道:“无甚,就是家里有事,派我去做生意。”

    男人则叹道:“我去天津也无事,就是找找自己的闺女。”

    “嗯?”郑森被这话惊了:“你的女儿嫁到了天津?”

    “是不见了。”

    男人苦笑道:“也不知道她看了什么,留下了一封信,说是不想结婚,想去天津独立……”

    “我想着,或许是天津的织场较多,她想逃婚,就躲到天津来干活。”

    “去天津?”郑森被震到了:“天底下还有如此稀奇的事?贵千金真的是胆大。”

    “您瞧瞧,这是她在家里成天看的玩意儿,这是正经姑娘能看的吗?”

    男人从怀中,掏出了一叠小书。

    郑森展开一看,与普通的书籍相差不离,但篇幅略小,纸张也更细腻一些的报纸。

    边上细细地小字:凤鸣汇。

    而上面的文章,更是容易让人怒火中烧。

    这是一篇故事,介绍着某个女工逃婚来到天津,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剩下来的几篇,都是关于什么才子佳人的故事,逃婚,偶遇才子,鬼神相助等等……

    说白了,就像是专门为女人而办的故事汇集。

    这上面的话漏洞百出,细细的读来,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反叛思想。

    郑森恼怒道:“真是岂有此理,这等文章,这不是诱导他人误入火海吗?”

    “该杀——”

    男人苦笑道:“这玩意儿是从天津府流过来的,听说在那里很是盛行。”

    “所以,我才想去天津,把女儿找回来。”

    “这个儿子一辈子就废了,我就想这个女儿招个上门女婿,谁曾想她竟然跑了?”

    “要是不把她找回来,我这一辈子就没了……”

    “你放心,朝廷是不允许私人办报的,这些人真的是在找死。”

    “这是报纸?”男人惊了:“这不是书吗?”

    郑森冷笑道:“你瞧仔细了,这般不过十几页大小,只不过是把报纸给裁剪成了书罢了。”

    “说是书,其实就是为了躲避朝廷审查。”

    剩余的几本书,封面都同样是凤鸣汇的字样,上面标志的日期,分别是二月,三月等。

    可以说,这种月出一本,薄册状的书,根本上还是报纸。

    一路上,郑森面带思考,来到了天津府。

    当下车,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