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冬至晋爵 (第2/2页)
盐价格跌了数成,达到了历年来最低——六十文每斤。 腰斩的价格。 虽如此,但在私盐绝迹之下,百姓们只能去买官盐,支出大增,骂声一片。 及至年底,扬州所有人都不喜欢他,百姓们暗骂,官僚们不爽,大盐商们咒骂,朱静几乎得罪个遍。 只是,唯独在浮钱上,他并没有动心思,没有扫除巡盐御史、都转运使衙门的福利。 因为得依靠盐运衙门来运行盐政,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种事不能干。 也正是因为如此,盐价并未跌至谷地,维持着某种意义上来说的高盐价。 “相较于数月前,盐商们更自由了些,盐价也跌了。” 朱静冷言旁观,对于滔滔舆论毫不在意。 而在他旁边,锦衣卫千户楚玉则轻声道:“官盐卖的顺利,盐引数量是以往的两倍有余,盐课大涨啊!” “是啊,朝廷收入也大涨。” 朱静轻笑道:“且维持几年,成了习惯,那么某就算是有大功加持了。” “朱老弟前途无量,我佩服。” 楚玉忍不住举杯,满脸的敬佩之色。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又简在帝心,谁不巴结? 一群眼皮子浅的家伙,就知道钱财。 “哪里,楚千户的帮忙,我牢记在心。” 朱静也举杯回应。 而在京城,覆盖了厚实的积雪后,北京城变成了一片白色,冬至日大朝也在一片热闹中结束。 这是对于绍武五年的一场总结,也是犒赏。 宣国公朱勐,加封至八千石,另恩泽一子为男爵。 安国公李继祖、复国公陈永福、义国公尤世威、毅国公李经武,都加封至八千石,恩泽一子为男爵。 都成了一门双爵。 诚国公刘廷杰,勇国公闫国超,都晋封至七千石,属于国公的第二批队。 而敬侯吴三桂,晋为敬国公,食禄为五千石,乃第三批队。 另外,李定国由于平定云南,驱逐孙可望之功,升至侯爵;高一功则是收服吐鲁番,升到了侯爵;尤世禄、王世国等,也从伯爵至侯爵。. 其他重要的,朝鲜之战,李应仁升至伯爵,李成栋升至伯爵。 由于辽东之战,动员了近十万兵马,京营大半出征,建立功勋的不可胜数。 伯爵之数,突破了六十,子爵过百,达到了一百一十人,男爵一百四十五人。 公侯伯子男加在一起,超过了四百号人,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光是给这些人支取年禄,朝廷每年就得超过五十万块银圆。 当然,如果跟历史上的清朝一比就显得少了,其宗室除外,功臣民爵就超过了一千人,如果加上宗室、蒙古之爵,妥妥过两千。 清朝的宗室是绛等,而民爵是世袭。 一时间,升官发财的不在少数,就连几个内阁大臣们都得了赏赐,除了晋爵。 “哦?朱静闹腾的不小。” 读着从南方发来的弹劾信件,皇帝不置可否,随手就扔到了一旁。 这些时日多了,就连内阁也知晓他,每天只是惯例来两份罢了,让人心里有数。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