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限制领主 (第1/2页)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雪融化后的草原,受到了水份的滋润,大量的草种勃发而出,各种动物也竞相活跃,对于牧民们来说,渡过了白灾后,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巴图骑着马,为领主家和自己的牛羊放牧。 几头猎犬膘肥体壮,跳跃在一旁,犬牙锋利,对远方虎视眈眈,似乎是远处饮水的动物藏着狼群。 巴图则不以为意,在这个春季,野生动物极多,狼群会过上几个月的舒服的日子,自然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得罪人类。 他双目无神,思量着近况。 去年冬天,妻子阿茹娜给他诞下一男婴,撑过了冬天,来到了夏天,但未来的家庭却很困难。 他家里只有一百头羊,除了交税外,只能养活两三口人,如今家中有五口人,养活着十分困难了。 这时候,他反而盼望着打仗了。 因为只有战争,才会有掠夺,缴获,才能拥有更多的牛羊,养活家人。 等到日落西山,牛羊赶回头人的羊圈,再将自己家的赶回,天就已经黑了。 几个子女,早就眼巴巴地围坐在火堆旁,看着吊着的陶罐咕噜咕噜的冒泡,口水都快流了三尺。 妻子将干枯的牛粪扔进火堆,然后又拿起木棍,在陶罐中搅拌,在孩子们的期待之中,扔了些许的盐。 巴图见此,掏出几块拇指大小的肉干,就扔到了陶罐中,这里面是稀米混着野菜,如今添了几块肉,泛起了一丝油花。m. 孩子们都馋哭了。 蒙古社会中,社会分为四阶,世俗封建主、僧侣封建主、阿勒巴图、奴隶,几乎是禁锢不动的。 而阿勒巴图,就是平民、自由民的意思,承担着兵役和赋税。 平民们一日两餐,早上放牧之前一餐,放牧归来又一餐,基本上是以奶制品为主,过年过节才能吃口气。 “诺颜家的羊今年肯定长得肥。” 巴图一屁股坐下,抱着三岁的女儿,烤着火,脸蛋红彤彤的女儿软和着如同泥一般。 “咱们家的羊也不错。”他对着妻子笑道:“看来能多下几个崽子。” 诺颜,即领主的意思。 整个蒙古,在满清未变革为盟旗制前,基本上诺颜、济农(副汗)制,领主只有两层,最上则是大汗。 “没有无诺颜的阿勒巴图,也没有无阿勒巴图的诺颜……” 这是蒙古部落流传多年的俗语。 “可惜,不能打仗了。”巴图无奈地看着妻子盛粥。 “阿爸,为什么?”大儿子七岁了,或者把木质砍刀,不断的挥舞着,此时却满脸好奇地问道。 “因为大汗太小了,刚会骑羊呢!” “啊!我好想填饱肚子,抢些牛羊回来吃肉呢!”大儿子遗憾道。 “不打也好。”妻子一屁股坐下:“儿子还没有长大,你要是死了,我可养不活——” 翌日,巴图照旧地放牧,却被安答拉住,贴着耳朵道: “听说了吗,大皇帝准备从各部挑人进汗帐呢。” “汗帐?能有什么好处?” “好处大着呢,只有一项,有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