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二十六章野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野心 (第3/3页)



    胆颤心惊了月余,南疆传出消息,将要对阿布杜拉汗赶尽杀绝,彻底消除隐患,这才让他们松了口气。

    而实际上,这段时间以来,最胆颤心惊的,则是漠北蒙古诸部,以及贝加尔湖畔的满清。

    喀尔喀蒙古三部一直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曾经向漠南伸手也被满清打回,如今胸无大志。

    可当他们听说大明的皇帝在木兰举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觐见活动,漠南诸部都要参与。

    三部自然不肯去,只能派遣子嗣前去觐见。

    捞了三个郡王爵回来,也算是不亏。

    但对于贝加尔湖畔的满清来说,这是时隔多年,再一次收到明人的消息。

    在贝加尔湖地区,满清建立了新城——奉京。

    同时,奉京府也正式成立。

    以贝加尔湖为中心,方圆上千里的土地,都被收入囊中,成为了大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年为了收揽军心,民心,大半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都被贬为奴隶,给予了八旗。

    牧场自然不必提,也是王公贵族们的囊中之物。

    而这几年来,顺治励精图治,任用洪承畴为大将,对贝加尔地区大肆横扫了一番,不断地征服扩张。

    同时,他任用那些汉人进行治民,屯田,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第一年获得了丰收,勉强填饱了肚子,度过了饥荒。

    第二年,更多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农奴达到了两万人,耕地也达到了万顷。

    第三年,耕地规模更是到了十万顷,而农奴则超过了十万。

    但此时已经到了极限。

    贝加尔湖畔的肥沃土地尽数化为了耕田,但产量却并不高。

    亩产不过百斤,而且还要耕一休二,每年的产量只能维持温饱。

    对于近五十万的奉京府来说,这已经达到了极限。

    顺治的年岁,也跨越至十九岁,婚配已经六年,子嗣数位

    而此时,离开盛京已经超过了五年。

    在这个时代,几乎已经是半代人的时间了。

    顺治也感觉记忆久远了。

    对于北京的那种皇宫,他此时的印象极其模糊。

    至于盛京,竟然也开始渐渐淡漠,只记得具体的轮廓了……

    不知不觉,离开辽东许久了——

    「阿玛,阿玛——」

    几个皇子在草地上肆无忌惮地玩耍,几个嬷嬷照看着,也不为意,待见到这几位跑向沉思的皇帝时,一个个吓得脸色煞白。

    顺治则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对于其活泼的样子颇为满意:「去玩吧,阿玛有事呢!」

    这会儿的工夫,侍卫就已经站在远处等候了。

    「什么事?」

    「内阁大臣们求见。」侍卫低头道:「明人在漠南召开大会,声势浩大。」

    「嗯!」顺治点点头,将皮袄收拢。

    这才八月,就已经如同初冬了,想必在南方此时已然是盛夏,他这时竟然已经习惯了。

    很快,内阁大臣们的身影就出现了。

    为首的自然就是首辅范文程,然后就是劳苦功高的洪承畴,之后则是宁完我。

    而功勋武将中,则是济尔哈朗,鳌拜、勒克德浑三人,他们功勋卓著,联合起来可以直接压制文臣。

    经过前几年的分田、分奴后,八旗贵族们的实力大幅度恢复,兵力虽然不多,但土地和财富却直线上升。

    但由于皇帝的偏帮,让内阁权势能够与这群八旗主们抗衡。

    「陛下,从车臣汗那里得来消息,明军大封蒙古贵胄,重新设立蒙古封爵体系,似乎有一统蒙古之心。」

    范文程忧心道:「喀尔喀蒙古诸部,绝对不是明人的对手。」

    而这时,济尔哈朗却昂首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如今咱们跟罗刹人合作,弄到了不少的火枪和火药,足以对付喀尔喀诸部,这时候正需要出击——」

    「没错,直接拿下就好了——」

    几个八旗勋贵纷纷点个头,表示认可。

    在贝加尔湖土地被拿下殆尽后,喀尔喀蒙古自然是八旗们的下一顿盘中餐。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