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歌_第718章 要留英名在人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8章 要留英名在人间 (第2/2页)

分析起秦军的意图。

    现在的宛城,可以说是秦军的笼中之鸟。

    他们慢慢消耗着汉军的兵力和士气,等汉军彻底崩溃的时候,再全力一击破城而入。

    宛城一旦被攻破,汉军的将卒将无一幸免、城中的粮秣、财货、辎重将被秦军缴获,还有十几万百姓也将落入秦军之手。

    最后周勃义正严词表示,百姓是国家的人口根源、也是赋税的羊毛、兵源的基石。

    臣死不足惜,但请大王一定要想想办法,让十几万百姓南迁。

    看完书信,刘季感到惊讶的同时,心头也相当沉重。

    他本以为宛城还能坚守一段时间。

    没曾想,秦军竟然随时都有能力破城而入。

    “不可!”

    “老周说得没错。绝不能便宜了秦军!”

    “传寡人王命,召国相、太傅、上柱国、上大夫...”

    “入宫来见。”

    不一会儿,萧何、张良、张耳、陆贾...

    这些没随军出战的文臣,联袂赶到王宫。

    刘季把周勃的书信内容,给群臣简单说了一遍。

    末了,他脸上挂着两行老泪,不容置疑道:

    “如今秦军随时都能拿下宛城,兄弟们的性命危在旦夕!”

    “寡人不愿被秦军斩断手足,亦不愿十几万子民落入暴秦之手。”

    “还请列位献上良策,当如何破眼下危局?”

    刘季说完,群臣一时缄口不言,似乎在揣摩大王这句话,是否含有另一层意思?

    因为刘季只说了要保下“兄弟”和“百姓”,并没有说明要不要弃城?

    如果贸然发表跟刘季背道而驰的意见,可非智者所为。

    张耳并没有像“陆萧张”三人那样,有那么多心思,张口就表态:“大王,宛城绝对不可失!”

    “请大王赐臣兵符,臣愿立刻率军北上,驰援宛城。”

    刘季苦笑道:“上柱国勇气可嘉,寡人固然欣慰。”

    “然则,眼下焉有强兵北上驰援?”

    “就算寡人让保卫襄阳的八千兵力出战,恐怕也是于事无补。”

    张耳闻言老脸一红。

    他知道萧何目前正在紧急征兵,张良也在抓紧收买夜郎奴隶。

    眼下打死顶多能凑出两万新兵蛋子。

    秦国十二万大军,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汉军的新兵蛋子又如何能匹敌?

    此时此刻,陆萧张三人已经揣摩出刘季的心思,就是想放弃宛城。

    以目前的状况,城池、手足、百姓,这三样东西,只能取其二。

    毕竟弃城也算得上一件掉权威的事,如果由刘季亲口提出来,对那些攻城伐寨的武将来说,可不太好交代。

    张良与萧何对视一眼,彼此领会。

    遂由萧何来发表意见:“启禀大王,依臣之见,照目前形势来看,宛城早晚将落入秦军囊中,倒不如趁现在抓紧转移城中军民。”

    “给秦军留一座空城。”

    有萧何来“背弃城的黑锅”,刘季当然乐见其成,一拍大腿道:“老萧所言,甚合我意也!”

    萧何又接着道:“不过...臣还有一言,望请大王纳之。”

    “但说无妨。”

    “如果大王能亲自领兵驰援,相信宛城守军必定士气大振。”

    “另外,有大王亲临现场调度,宛城百姓也能民心大定。”

    “如此,臣料想这趟撤离行动,应该会顺利许多。”

    刘季闻言,心里直呼彼其娘之!

    老萧,这是在报复让你背黑锅吗?

    刘季突然拍案而起,指着萧何兴奋道:“老萧说得太对了!”

    “寡人身为一国之君,理当如此!”李肆的大秦风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