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歌_第769章 渔阳郡城保卫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9章 渔阳郡城保卫战 (第1/2页)

    (本章二合一)

    大秦二十年,秋末(前202年)

    秦汉结盟没多久,项伯闻知项羽的死讯,二话不说开城投降了刘季。

    这让汉国的领土从原来的两郡,一下子扩张到一个无与伦比的地步。

    目前一共坐拥六郡,分别是会稽、九江、长沙、黔中、庐陵、障。

    刘季又号召彭越、共敖、韩王信、项伯这四位诸侯,组建起一支三十万的大军,以地毯式挥师向西,再让李左车率领襄阳五万守军,准备对冒顿形成两面夹击,继而将匈奴蛮子驱赶到长江以北。

    在长江北岸,那里就有章邯率领的十五万大军,以及两万骑兵正在守株待兔。

    与此同时,韩信灭了项羽之后,留五万大军镇守刚刚收复的泗水郡(今江苏一带),他领四十五万大军北上,准备到黄河沿岸设下埋伏。

    正在四处劫掠的冒顿,目前还不知道,一张百万大军组成的巨网,已经遍布在中原大地。

    .......................

    渔阳郡城。

    时值临冬,秋风瑟瑟。

    已成荒无人烟的燕国北境,唯有这座城池是抵御外族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时城墙外面,战马嘶鸣、军旗遮天蔽日。

    匈奴扶余共计八万大军,把郡城围得水泄不通。

    在被围城之前,郡尉在一次护送难民的行动当中,和匈奴骑兵不期而遇。

    掩护难民逃跑后,负责殿后的郡尉不幸阵亡。

    如果没有郡尉阵亡,并且还折损了五千兵力。

    渔阳郡城现在最少有一万守军坐镇,在没有奇谋和缺粮的情况下,守他一个月绰绰有余。

    可是凡事没有如果。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受形势所迫,李信只能暂代郡尉一职。

    他现在手上只有四千兵力,要在八万蛮夷大军的包围下,坚守到蒙毅大军到来。

    这着实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轰轰轰——”

    此时,战鼓号角齐声响起。

    匈奴人推着攻城器械,向城门缓缓靠近,扶余人举盾在旁跟随。

    没等敌人靠近弓箭的射程,西面忽然奔来一群望不到尽头的匈奴骑兵。

    他们以一字长蛇阵的阵型,从城墙底下快速闪过,同时每个经过的骑兵,都往城墙上面放一箭。

    行动速度快、放箭的数量又多。

    一时把城墙上的守军压得不敢冒头。

    李信暗骂一声,匈奴蛮子这次学聪明了,居然学会用骑射来掩护攻城部队前进。

    等箭雨停歇、守军再次冒头的时候,蛮子大军已经逼近城墙。

    不得已,李信只能不停在城墙上游走,指挥守军严防死守。

    经过一天的鏖战。

    在入夜时分,蛮子终于暂停了攻城。

    攻城首战过后,蛮子伤亡四千,守军阵亡三百,伤者近千。

    阵亡数字报道李信这里,令他不禁眉头紧皱。

    在有石油和连弩这两大守城神器的帮助下,按理来说伤亡应该是“一比十”才对。

    可现在却是一比五。

    这是因为在攻城部队的后面,有这么一群蛮子弓箭手,手持能射百步以上的大弓,在不停狙击城墙上的守军。

    而且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百步穿杨的射雕高手。

    如此不乐观的阵亡数字,让城中守军和百姓人心惶惶。

    当天夜里李信就抓到想挖地洞逃跑的人。

    甚至出现乡绅地主联合起来,要求郡守开城投降,免得城破之后惨遭匈奴人屠城。

    这一夜,州郡三把手都没睡觉。

    目前渔阳郡城是这么一个情况。

    作为郡府,粮食肯定是够维持一年半载,即便是在涌入大量难民的情况下,还是能养活十几万百姓。

    就是苦于兵力稀少、消息堵塞、人心不稳等诸多原因,让事态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郡丞急得在堂中来回踱步,嘴里絮絮叨叨说着:“如今胡人八万大军围城,断了军械补给,今日又伤亡那么多将士,如此雪上加霜局面,已经闹得人人自危...”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郡守长叹口气,捋须皱眉道:“是啊!非我危言耸听,照目前形势,顶多能守四五天。”

    “加之城池被围,不能得知援军消息。”

    “甭说是士绅和百姓,将士们也因此士气低落!”

    “不知龙将军可有良策?”

    李信冲二人抱拳道:“为今之计,只能由我派人突围,去和太尉援军取得联系,再把消息带回来。”

    “如此,城中军民得知援军到来具体时日,必定人心振奋,方可众志成城一同保卫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