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3章 用战争转移矛盾 (第2/3页)
,还没见过亲爹...哎!” 小六子闻言十分诧异:“吴氏大好年华,竟然守了十年活寡。若非杨将军这趟差事乃陛下所派,寻常女子但凡遇到这种事,不恼和离才怪咯!”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无完人。杨爱卿,或许是个志向远大、为国为民的好臣子。但是却不是一个好丈夫。” 主仆二人聊了没一会,外面站岗的门子进来禀报,太尉请求觐见。 “宣见。” 在蒙毅面前,嬴瑞可不敢怎么舒服怎么坐。 规规矩矩在上首主位上正襟危坐,还得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 蒙毅进来的时候,正巧听见嬴瑞对小六子吩咐:“小六,去准备一下,朕过几日去即墨。另外,把陈平给朕喊来。” “臣参见陛下。” “太尉免礼,请坐。” 蒙毅道了声谢恩,就在左侧撩袍跪坐,一上来就问:“陛下方到此地,这么快就要起驾南下?” 嬴瑞笑道:“怎么?太尉莫非以为朕要御驾亲征不成?” “臣不敢揣摩圣意。” “有太尉与列位将军在,区区匈奴定然不在话下,朕来到此地,一来不过是犒军,以振我军士气。二来嘛...便是有件事,得和太尉当面商榷一二。” 蒙毅闻言不禁眉头一皱,深深看了嬴瑞一眼,欲言又止。 最终他还是没有当面戳穿嬴瑞为了躲弹劾奏折,才跑到渔阳郡来的把戏。 他又从座位起身,走到堂中央对嬴瑞深深作揖。 “陛下有何事商榷?臣洗耳恭听。” 看他这幅郑重的模样,嬴瑞暗感不妙,不会是要请辞吧? “太尉或许早已得知,朝中诸多大臣都在弹劾你滥杀无辜,有伤天合,但奏折都被朕压下来。此番前来,便是想和太尉商讨,如何让朝中那些谏臣,把嘴给朕闭上。” 蒙毅再次躬身作揖,态度坚决说道:“多谢陛下好意,只是臣确实造下无可饶恕的杀孽,请陛下回京之后,尽管将奏折颁发。待臣击退匈奴,回京自会辞官谢罪。” 嬴瑞早料到他会辞官,就算别人不弹劾他。 他也会因为屠杀二十万百姓的事,终日活在良心难安之中。 “此事非太尉一人之过。真若追究起来,屠城令是朕亲笔下的,朕才是那个屠城首恶,太尉不过是执行朕的命令。” “当年长平一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 “秦灭六国之战,前后加起来足足杀了一百八十一万人。” 说到这,嬴瑞站起身来,目光灼灼接着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大善即是大恶,大恶亦是大善。” “灭六国,收江山,杀平民,皆是为了华夏一统,亦是为了天下再无战事,总要有人为此牺牲。” “太尉又何必耿耿于怀?” 蒙毅长叹口气,沉声道:“正因如此,才需要臣来担下这个罪名,如此秦国江山才能稳固,天下人才能信服于陛下。” 嬴瑞:“......” 蒙毅说得也没错,不管是长平之战、还是灭六国大战,杀的都是军,于大义而言,这无可厚非。 杀就杀了,打不过人家,被杀了也不冤枉。 可是彭城一战,杀的可都是民,很多还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老幼妇孺,道德层面上不终究站不住脚,难免要被天下人指责。 总之,蒙毅绝对不允许皇帝有任何道德污点。 但是嬴瑞可不愿意这么干。 如果蒙毅辞官,朝堂势力失衡,冯党肯定会借机把手伸向军中。 再者,嬴瑞还需要蒙毅这位肱股之臣,来帮助他治理军务。 对于这么一位认死理的大臣,嬴瑞只能抬出托孤名义,来说服他: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匈奴虎踞塞北,为消除外敌之患,假以时日必然挥军北上灭之。” “眼下朕迫切需要太尉这等治军能臣辅佐,太尉又怎可在此当头,辞官下野?” “太尉难道忘了,先皇临终托孤?” “太尉若执意如此,是不是有负先皇遗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