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乱起 (第1/2页)
当汪乔年拜下去的时候,张顺明显没反应过来,不由愣了一下,随即连忙将他扶了起来。 张顺自认为口才还行,但是也没想到自己短短几句话居然就说服了汪乔年。 有句话张顺肯定没听说过,但是洪承畴、汪乔年等博学之人却耳熟能详。 蜀人罗研曾有句话叫做:“若令家畜五母之鸡,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钱布被,甑中有数升麦饭。” “虽苏、张巧说于前,韩、白按剑于后,将不能使一夫为盗,况贪乱乎?” 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古人也是心知肚明。 而汉代“抑兼并”之策,作为读书人他们更是知之甚详。 前者做好了,百姓就不会流离失所,冲击当时社会秩序; 而后者做好了,便能够稳定税基,防止豪强坐大和隐藏人口、土地。 而张顺却通过后世理论,将其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上下贯通起来。 “天下之病,病在兼并。兼并一起,豪强不能制,百姓不能安,乱自起矣!” “故而其务在田,田分百姓,则四海安宁;田聚豪强,则四海豪杰并起。” 说来也好笑,那年过四旬的洪承畴是个现实主义者,而年过半百的汪乔年却是个理想主义者。 而张顺却恰巧处于两者之间,奉行以现实主义手段,行理想主义目标。 于是,三人借机坐而论道。 一个提及现实的困难,一个畅想理想的美好,张顺则居中调和,生生把现实和理想揉捏在一起。 三人那是越说越入巷,只是却把另外三个人忘之脑后不提。 且说那高桂英、抱琴和侍书躲在屏风后面,本道一时三刻那洪承畴、汪乔年便会离去。 结果,发现三人越说越投机,这两人居然就不打算走了。 高桂英还好,那抱琴和侍书两女先入无主,早给张顺贴上了“好色成性”、“虚伪奸诈”、“残暴无情”等标签。 先前她们主动与张顺亲近,也只是出于改善自己境地的目的罢了。 如今在屏风后面听了张顺一席话,不由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顿时脑补出来一个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少年,为了天下苍生不得不忍辱负重、砥砺前行的英雄形象。 自古英雄爱美人,自然美人也爱英雄。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女又不想嫁给一位少年英雄呢? 其......其实能够嫁于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倒也不赖! 一时间屏风前是家国天下,屏风后是风花雪月,两女在后面不知道芳心暗许了多少回。 结果哪曾想,那张顺和洪承畴、汪乔年三人居然谈起正事儿来滔滔不绝,没完没了。 不多时天色将晚,张顺便自顾寻了一盏油灯点上。 洪承畴和汪乔年不由诚惶诚恐,只是张顺素来随便,倒也不太当一回事儿。 那汪乔年不由笑道:“古有秉烛夜谈之说,不意今日竟能与舜王挑灯夜谈,传出去也当是一桩美谈!” 美?美个屁! 你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美可言? 高桂英、抱琴和侍书三女闻言,顿时无言以对。 原本她们之间还相互提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