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魏韩对峙(二)【二合一】 (第3/4页)
训练一名步卒来得高,再加上人吃马嚼,一名轻骑兵的开销,几乎抵得上三到五名步兵——人固然可以吃地差点,但战马终归不能苛刻喂养吧?否则,战马瘦弱,气力不支,又能有什么作用? 而两者间的开销差距,就足以弥补铁甲战车的锻造花费,甚至于仍有盈余。 很快地,第一辆龟甲战车就被韩国的工匠成功打造成形。 这也不奇怪,毕竟似龟甲战车也好、武罡车也罢,这些战车的技术含量并不是那么高,无非就是在战车的架子外面挂上铁板而已,只要了解大概,韩国的工匠们就能仿造出来。 相比较之下,韩国的工匠在效仿魏国打造那种「巨型抛石机」时,遇到了技术性难题。 巨型抛石机,那可不是简简单单将以往的寻常抛石机放大即可,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抛杆的韧性:偏软的材质无法抛投重物,而偏硬的材质,却很容易在抛射石弹时折断抛竿。 针对这个问题,韩国的工匠们研究了很久,但暂时还是没能有什么收获。 他们十分苦恼:魏国的工匠,到底是选用了什么材质的木料呢? 尝试打造巨型抛石机的失败,让韩王然有些失望,毕竟在他看来,这种巨型兵器的威胁力极大,哪怕他们韩国此番作为防御方,但若是有一些数量的巨型抛石机摆设在阵地里或者城池内,亦能大大鼓舞己方士卒的士气,挫灭魏军的气焰。 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魏国军队一次次利用这种巨型抛石机发动进攻,哪怕这种战争兵器的命中低地可怜,亦会大大影响己方士卒的士气。 『……这可如何是好?』 在又一次亲眼见证一架巨型抛石机的投弹失败后,韩王然神色凝重地看着那架被折断了抛杆的抛石机,心下沉思着。 忽然,他灵机一动。 对呀,虽说仿造这种巨型抛石机目前来说其实是失败了,但是魏人不知道啊,既然如此,为何不造一些摆在边境,借此对魏军施压呢? 要知道他韩国的目的并非是要与魏国开战,而是要牵制魏国,让魏国将注意力转移到他韩国身上,而在有望达成这个目的的情况,韩王然其实也不希望与魏国真正交兵。 既然如此,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魏国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开战。 想到这里,韩王然心中便已有了主意。 在王令之下,韩国的工匠开始打造巨型抛石机这种只能摆着看看的样子货,在打造完成之后,再行拆解,通过车马将其运到武安、巨鹿一带的前线。 大概是魏兴安七年的八月份,正当燕王赵疆闲着没事亲自在邯郸城外操练他麾下的山阳军时,忽然有他麾下南燕骑兵前来禀报,说韩国有大批车马组成的运输队伍,正从北方朝着武安而去。 对此,燕王赵疆毫不在意,毕竟近两个月,韩国不时就有运输粮草、辎重的车马,将大批物资运到武安、柏人、巨鹿这三座城池,这件事除了燕王赵疆得知情况外,鄢陵军的屈塍与镇反军的庞焕都清清楚楚,只不过他们碍于自家君王的命令,并没有下令偷袭,引发这场战争罢了。 但是等到次日,燕王赵疆就有点傻眼了。 因为前来禀报的南燕骑兵告诉他,在武安城外的韩军营寨中,多了不少仿佛他魏国巨型抛石机那样的战争兵器,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同样效仿他们魏国打造的武罡车与龟甲车。 “岂有此理!” 燕王赵疆大怒,哪怕在跟自己夫人与侧室用饭时,亦怒不可遏地咒骂韩国,咒骂韩国不知廉耻,居然剽窃了他魏国的战车。 平心而论,若不是他牢记着魏王赵润在那封书信叮嘱的真正战略意图,他或许早就怒不可遏地率军打过去了。 想了想,他召来了大将曹焱,在对后者讲述大致情况后,授意道:“给本王扩充城外的军营,将战车通通拉出来!” 曹焱作为燕王赵疆的宗卫长,当然也知道魏王赵润与朝廷的真正意图,闻言笑着说道:“王爷放心,末将这些日子,可没少对武安施压。” “很好,但是还不够!”燕王赵疆余怒未消地说道。 当日,邯郸城外的山阳军军营,便开始向西南扩建,阵地防线,亦向西南方向推进了大概三里。 邯郸的西南方向,正是武安所在,武安守靳黈在得知此事后,心中难免有些不安,连忙请来上谷守许历,与他商量。 上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