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5章【清华系的人全出事儿啦!】 (第2/2页)
二千多岁,他见了谁都得客客气气的,你知道谁上头通着天呢啊?教育界的水太深了!所以从一开始,刘全程的想法就很简单,他可不去得罪人,你们争吧,我不管。 一个北大系的八十多岁的老学究看看他,“小刘啊,今天要投票了?” 刘全程点点头,“楚老爷子,我看稳妥点,还是投票吧,就那十几个位置,今天怎么也要定下来。” 这个姓楚的老爷子是当年北大中文系的系主任,后来还当过北大副校长,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之后退了休,老爷子一直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但是一些教育部门的改革或者决策上的制定,这些年他都参与了研究。所以他喊一声小刘,就算刘全程这个厅长也得乖乖听着。 楚老爷子咂咂嘴,“还投什么票啊,既然是改革,那就得下重手,下大刀,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要对年轻的学者们多给与一些关怀和照顾,要让他们的文章在语文课本上亮亮相,不能老是守着那些一只脚都迈进棺材里的人,那有什么意义?那还改革什么啊?对了,我看张烨就不错嘛,对不对嘛?”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一个人大系的老头道:“我不同意,张烨这小子太浮躁,那篇《少年中国说》不能上,节选也不行。” “你说不行就不行?” “不是我说,很多人都不同意。” “谁不同意啊?” “你等老胡他们来了的!” 得! 会还没开呢,又打起来了! 刘全程心中唉声叹气。 老胡他们,指的是清华系的一些人,之前几次会议之所以没能定下来,就是因为清华系和北大系的人吵得太凶,尤其在他们刚刚说的那个初一课本的某个版面上的文章争夺最激烈,候选的文章有三篇,一个是季红的《长江》,一个是李玉成的《风浪之上》,最后一个就是张烨的《少年中国说》! 这三个作者分别都是清华、人大、北大出身的,跟这仨名校有关的老同志们打的不可开交,复旦系的老同志们后来也进来添乱,声援北大系的人,同意张烨的文章入选,人大系的一看,反过来又改口支援清华系季红的《长江》了,这个乱劲儿啊,就别提了,简直是一锅粥! 双方各持己见,人数都差不多,所以这里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地方,《长江》和《少年中国说》谁拿下来都有可能。 刘全程和稀泥道:“各位老师,等人到齐了咱们再投票吧,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开始,有争议的地方咱们一项一项过。” 七点五十五了。 还有五分钟正式开始,等等吧。 人大的几个老同志频频看表,就等着清华系的几个人来了。人大这几位之所以支持清华系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跟清华关系多好,实在是之前《百家讲坛》和张烨说红楼梦的时候,这厮把人大给得罪过,所以当初一语文某个版面出现张烨的文章时,又看到复旦系的人去声援北大系后,他们想着怎么也不能让张烨啃下来啊,于是才转过头声援清华系的文章入选。 怎么还没来? 都几点了啊? 两分钟过去,一个清华系老同志的人影也没有! 众人都开始面面相觑。 这时候,电话响了。 “喂,老贺,在哪儿呢?” “我在家呢。” “这都快开会了啊!” “突然肚子疼,去不了了。” “啊?” “哎呦不说了,我再蹲一会儿坑。” 嘟嘟,电话断了。 随后,又是一个电话打到刘全程那里。 “喂,常老?” “小刘啊,会议开了吗?” “还没有,您在哪里?” “我和老青刚出发就堵车了,在高架桥上呢,前面出车祸了,根本走不动啊,车子一动都不动!” 然后又一个电话。 “许教授,你还没下飞机啊?你不是早上五点从上海来的飞机吗?” “正要跟你说呢,飞机上有乘客闹事,加上晚点,刚刚迫降在济南机场了,短时间内没办法起飞啊!” “啊?迫降济南?” 一个电话大家还没觉得什么。 可是接连五六个电话响起后,众人都有点见了鬼的感觉! 肚子疼? 堵车? 飞机迫降? 火车遇塌方停运? 所有清华系的老同志都来不了了? 我靠!要不要这么巧? 你们清华系的人要不要这么背啊!? 全出事儿了? 刘全程也愣了半天,“这……” 人大系的差点吐学! 北大系的一个老教授道:“时间到了吧?” 刘全程哭笑不得道:“那开会投票吧。”(未完待续。)尝谕的我真是大明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