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八八章 铲除异己? (第2/4页)
厚照便对沈溪的建议采取了全盘接受的态度。 朱厚照为人豁达,容易接纳新鲜事物,沈溪提出的一些举措,比之当初在朱祐樘面前提出时更容易接受。 沈溪只要说一遍,朱厚照就能听懂,然后欣然采纳。 朱厚照跟王陵之比试后,接下来就是讨论军情。 朱厚照对于自己的军事造诣很自信,非常希望跟别人交流,证明自己见地高妙。 沈溪给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可惜的是,这些军事学堂的学生刚从京营征调上来,见识不高,就算已经学习了几天,也上不了台面。 这些人从未去过宣府,不了解那里的地形地貌,不知道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也没有跟鞑靼人交手的经验,再加上武将地位低微,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出有见地的看法。 一群人围着沈溪事先准备好的沙盘,即便大概看懂沙盘上的山川地理形势,也都在那儿干瞪眼。 朱厚照问了沈溪一些事,沈溪从容回答,尤其涉及鞑靼人军力,沈溪更是如数家珍。 但当朱厚照去问那些学生时,却没一个能说出来。 朱厚照皱眉:“沈先生,看来不行啊,这些人……不能跟朕一样理解战局,让他们当朕的谋士,是否合适?这些人要多久才能学到真本事,从军事学堂毕业?” 沈溪道:“中低级军官深造,主要涉及带兵方略,做到令行禁止即可,若陛下要找智囊,则必须是久经战阵的将帅,或者是熟读兵书的读书人,才可以对山川河流以及排兵布阵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朱厚照无奈地道:“那意思是……这里没人能胜任?” 沈溪看了看在场那些校尉,这些人已经是京营里比较优秀的了,至少都认字,那些由五军都督府举荐上来不认字的人全都被他打发了。沈溪可不想把军事学堂变成“扫盲班”,如果从教授识字开始,他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把第一批军官带出来。 但这些人就算认字,也无法跟读书人相比。 虽然到了弘治年间,军户也可以考科举,但这些人本身都有世袭的官职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少有人去考科举,即便有,也多是考武举,因为这比文试容易多了。 这次选拔的军官中,沈溪特地留意之前武举出身的那些人,尤其是武进士,现在八十名学生中有二十人是武进士。 可就算是武进士,在沈溪看来也难撑场面。 沈溪道:“陛下,万事开头难,如果想一步吃成大胖子,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张苑在旁提出质疑:“沈尚书,您这话就不对了,之前您提出,要让陛下建立后方指挥所,但如今这指挥所只有主帅,没有合格的谋臣,如何能为前线将士提供正确的谋略,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朱厚照听到这话,没提出反对意见,显然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被沈溪诓骗。 沈溪打量张苑一眼,正色道:“陛下组建的军事指挥所,除了陛下和微臣外,还有王将军这样经历过前线实战的将领,也有英国公等老而弥坚的老帅,还有寿宁侯这样年富力强带领京营多年的勋贵,更有今后从士子中精心选拔的军事学堂学生,怎能算不周全呢?” 朱厚照问道:“那今天的讨论,便不能进行下去吗?” 沈溪道:“若陛下暂时不想听学生的意见,那臣就找一些有资历的人来,为陛下出谋划策。” “哦!?”朱厚照很迷惑,“沈先生说的是谁,英国公?还是国舅?又或者是别的勋贵?” 沈溪摇头:“陛下暂时不必惊动那些高级将领,因为兵部自身就有合适的人才,从臣这个尚书往下,有侍郎、郎中、主事等若干官员,可将这些人请来,由陛下临场考核一下,便可知道其中是否有滥竽充数之人,由陛下对他们做出奖惩。” 朱厚照深深地吸了口气:“这倒是个好主意,兵部作为大明主管军事的衙门,里面应该有不少能人异士……朕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既然沈先生提出要考核,那就请沈先生安排吧!” …… …… 沈溪突然提出要考核兵部官员,朱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