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〇三章 谁对谁错 (第2/4页)
鼎沸,楼台林立,丝竹管弦,热闹非凡。 沈溪没有扰民,进城后直接住进驿站,麾下官兵则在附近扎下营寨。沈溪坐下歇息一会儿,胡琏部先头人马已抵达,马九从船上下来,直接进见沈溪,把佛郎机使节的具体情况相告。 “……九哥辛苦了。” 沈溪看着马九,笑着拍拍马九的肩膀。 马九低下头,神色略有些不自然,这次平叛他跟马昂一样,跟着大军所向披靡,没费什么劲就立下军功。 沈溪跟马九一起从驿站出来,外面官兵虽然没封路,但过往百姓和商旅看到情况不对,哪里还敢往驿站边靠? 沈溪带着马九、马昂等人一起到了码头,但见船队陆续靠岸,胡琏和佛郎机使节从中间一条大船上下来。 “参见沈尚书。” 胡琏见到沈溪,连忙挽起官袍下摆,一路小跑过来行礼。沈溪上前,笑着道:“重器兄真是抬举在下了……这几位是……?” 胡琏转身看着跟随他身后的几名佛郎机人,道:“他们就是佛郎机使节,这次特意带了翻译过来,我们也在天津卫找到一名懂佛郎机语的人,可以跟他们进行正常言语沟通。几位,这就是本官跟你们说过的沈尚书。” 佛郎机使节中,没有一个沈溪认识,原来的总督阿尔梅达并不在其中,连以前跟阿尔梅达一起进京朝贡的也没见一个。 “你就是沈尚书?久仰,久仰。” 当前一名个子很高的佛郎机人高兴地上前来说话,他并不是用葡萄牙语跟沈溪交流,而是用的相对纯正的汉话。 从这点细微之处,沈溪便知道佛郎机人很重视跟大明的贸易,很可能特别跟东南亚或西亚的商贾系统地学习过汉话,不过他们说话口音跟字正腔圆的北方口音尚有不小差距。 沈溪一抬手:“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这句简简单单的话,那名佛郎机人听到后也愣了一下,思索好一会儿才道:“我叫卢兰达,你可以称呼我卢兄弟。这次我们带了大量银元来跟大明贸易,如果见到你们的皇帝,我们还会送上国书……” 卢兰达说话很慢,表达极为清晰,显然这些话他找人专门教过,不会让人产生误会。 沈溪心想:“卢兄弟?倒是有趣,跟武清知县一个姓……” 沈溪道:“之前你们的使节,名叫阿尔梅达,他跟我们大明签订了贸易协定,为何这次他没有亲自前来?” “你说的是以前的东方总督?哦,他现在是西印度舰队的司令官,正带兵在新大陆打土著人,没有时间到大明来,不过他让我跟沈尚书问好……如果他不是当初与您签订贸易协定,也不会成为曼努埃尔陛下最信任的大臣,更被陛下敕封为圣塔伦大公,显赫一时。由于里斯本对大明商品的需求越发旺盛,曼努埃尔陛下下令加大与大明贸易,圣塔伦大公专门给我们指明到大明的商路……” 经过卢兰达说明,沈溪才知道原来在与大明作战中失利的阿尔梅达,回到佛郎机后却一跃而成为民族英雄,因为他带回与大明朝廷的贸易协定,之后又数度造访大明,运回里斯本急需的天朝商品。 弗朗机国王曼努埃尔是有名的穷奢极欲,什么都要最好的,而充分满足国王需求的阿尔梅达地位急速擢升也就不奇怪了。 沈溪心想:“不过才七八年时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阿尔梅达那家伙简直走了狗屎运,一路青云直上。” 沈溪见卢兰达满脸的热情,不由猜想:“卢兰达不会有感于阿尔梅达的经历,想当第二个东方总督,继而当上公爵吧?” 胡琏不太明白沈溪跟卢兰达说什么,请示道:“沈尚书,我们不妨到驿馆内说话?” “嗯。” 沈溪也发现卢兰达话有些多,不太想听对方那蹩脚的中文,一摆手,让王陵之和马九等人开路,一起往驿站而去。 码头上围观的百姓很多,这些人基本没见过西洋人,又知道来的是朝廷大官,他们用惊恐的目光远远望着,一些人下跪磕头,更多的则木讷地冷眼旁观。 卢兰达问道:“沈大人,你们的老百姓,为何要下跪?” 胡琏想解释什么,沈溪却先开口:“因为他们敬畏神明。” “嗯?” 卢兰达没听懂沈溪话中之意,斜着脑袋思索起来,胡琏则摇头苦笑,有些事他没法跟外国人解释。 到了驿馆门口,驿丞已派人把门口围观的百姓驱散,倒是畅通无阻。 “贸易的事情,我可以跟你们谈。” 进驿馆前,沈溪先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