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 (第4/5页)
孙交更多是以对待何鉴等前几任吏部尚书的做法,把沈溪当作自己顶头上司,严格按照规矩行事。 沈溪在吏部衙门没有停留太长时间。 作为两部尚书,他不能只在一个衙门逗留,既然已经回朝,他还要回兵部衙门去看看,那里才是他的大本营。 沈溪尚未出吏部衙门前,他回朝的消息已传到谢迁处。 谢迁先是听家仆说明情况,毕竟他在长安街的小院距离吏部衙门不远,又是大白天发生的事情,并没什么好隐瞒的地方。 没过多久,杨廷和、杨一清、李鐩三人相继到来,再之后甚至连英国公张懋也过来了。 张懋的到来,多少让谢迁预料不到,不过想到张懋平时对朝中不公之事的耿直态度,谢迁大概猜想,或许张懋是来跟他说明情况,并且有跟他联名上奏的打算。 但听了张懋的来意,他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张懋不但不是来“主持公道”,甚至还有恭喜谢迁的意思,说朝廷终于步入正轨,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谢迁跟沈溪之间关系缓和下来。 谢迁一听心中来气:“我几时跟那小子讲和了?若真是讲和,会让他兼任两部尚书?” 因为张懋的到来,谢迁本跟几名文臣的会谈不得不暂告一段落。 在谢迁陪伴下进入书房后,张懋环视一圈,问道:“于乔今天怎么没去吏部?” 旁边几人都很尴尬,他们没料到会在谢迁小院见到这么多人,因为杨一清和李鐩基本处于中立派,所以他们不太想干涉这件事,没有向张懋作任何解释。 杨廷和倒是心直口快,“谢阁老对于沈之厚回朝之事,并不太了解……这才刚得知消息。” 张懋略微惊讶一下,而后摇头苦笑道:“于乔,你跟之厚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迁不想回答,显然他还在生闷气,因为沈溪这次履职并没有得到他的准允,也没有提前跟他商议,在他看来是对他的不尊重。 杨廷和又道:“听说昨日之厚受诏前往豹房面圣,陛下亲口提出让他尽快履职,他便应允下来。” “原来是这样。” 张懋点了点头,随后打量在场几人。 这几位都是朝中中坚,虽然张懋自己的爵位很高,但涉及朝政他作为武将还是缺乏发言权,于是道,“如此说来,之厚在这件事上倒没做错,他已回避很久,试图让陛下收回成命,陛下执意不肯,如今吏部和兵部事务荒怠,又逢年关,在陛下严令下,不得不回朝吧……可立理解,可以理解!” 张懋帮沈溪说话,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谢迁看来,张懋始终对沈溪很欣赏。 谢迁更多会把沈溪当作军中人士,认为张懋不是按照道义礼法行事,而是因袍泽关系,情感用事。 谢迁道:“我等正商议前往豹房请命,张老公爷是否同去?” 谢迁沉默半天,终于蹦出一句,让张懋多少不太适应。 张懋道:“于乔,跟陛下进言也没多大作用,作何要勉强?之厚回来,朝事有人处理,就算身兼两部尚书又有何不可?现在重要的是,赶紧找到替代兵部尚书的人选,好让之厚有台阶下,光靠这么进言,怕是会让陛下为难。” 这话说得还算中肯,但在谢迁听来,纯粹就是帮沈溪说话,不可接受。 眼看自己就要牵扯进文官内部的争执中,张懋是老狐狸,无论以前他对朝中文官集团抱有怎样友善的态度,这次的浑水他绝对不想去趟,因为在张懋看来,沈溪在这件事上压根儿就没做错。 张懋赶忙道:“于乔,老朽府中还有一点事,便不打扰你了……你跟应宁他们先商量事情。告辞告辞。” 谢迁嘴角浮现出轻蔑的笑容,似乎对张懋的行为很是不屑,另一边杨廷和还想说什么,却被谢迁抢先一步道:“张老国公要走,那就不送了,我等还要商议事情,张老公爷自行离开便是。” …… …… 国公登门,都没得到礼遇,需要自己走。 张懋毫不介意,好像多在谢迁这里停留一会儿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弄到最后,李鐩和杨一清也都明白过来,张懋过来不是为了恭喜,根本是来探听谢迁的口风,知道下一步朝廷的动向。 张懋在朝中的地位太高,军队有张懋掌控,其实谢迁足够放心,至少沈溪要掌握军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