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0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感谢rr225万赏!) (第2/2页)
都不是王玄策最在意的,他最在意的是丰家的粮食。 这是李超重点交待给他的任务,丰家的粮食要一粒不剩的查抄出来。 一千石,两千石,三千石。 王玄策拿着帐本,一页页的对着。 丰家的许多管事,根本不需要什么逼供之类的,直接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只求个宽大处理。 丰家有多少产业,多少金银,多少布匹,多少田地,多少粮食,他们一清二楚。 “就没了?” 王玄策看着自己账本上加起来的那个数字,十分的不满。 丰氏家族啊,这么大的家族,家里就剩下八千多石粮食了? “回军爷,确实只有这么多了。不管有丝毫隐瞒,全都在这里了。” “不对啊,丰家那么大个家族,怎么只剩下了这么点粮食?” 几个管事面面相觑,有些无奈。 丰家家大业大不错,丰家从事粮食买卖也不假,可先是去年粮食市场不景气,丰家亏了不少,一直是在去存粮,哪敢再积压。今年开始粮市行情又看涨,丰家才开始又收粮。 但粮食刚开始收,朝廷就有新的粮食政策下来,诸多限制。 后来又搞和买,丰家存粮一半直接没了。 再后来,丰孝安被抓,丰家上上下下打点,再后来交的罚款,再慰军等等,那是去了实打实的许多粮食。 加上这段时间,丰家许多佃户断粮,这些多是没户口的,领不到救济粮,都找丰家借。丰家没少借出粮食,加上丰家自己本来也人多奴仆多,每日消耗粮食很多。 正因此,现在丰家其实也才剩下八千来石粮食了,要不说丰孝安会发疯呢。 八千来石粮食,这可是跟朝廷预期的相差太大了啊。 王玄策来之前,本来还以为能抄个十来二十万石粮呢,毕竟山南第一大粮商啊,才八千石,回去都交不了差。 “我怀疑你们没有说实话,来人,把这些人带下去,分开审问,敢有隐瞒,大刑伺候!”王玄策不客气的黑脸下令,挥手让人把这几个管事拖了下去。 分开审问,能相互验证口供,最快验证他们口供真实性的办法。 只是审了半天,结果只有证明这些人没有说谎。 王玄策无奈,只得带着这些回去向李超覆命。 衙门里。 越来越多的人陆续回来覆命,在府兵的面前,那些人确实不堪一击。 抓人、查抄。 行动非常迅速,效果很好,没有能逃跑的。 但李超并没多高兴,因为查抄到的粮食不多,甚至算的上很少。 山南东道第一大粮商,丰孝安家里只查出八千余石粮,还不少粗粮在内。其它一百多家大户,多的也只四五千石粮,少的甚至只有两三百石的。 抄了一百多家,结果只抄到了十来万石粮食。 十来万石看似倒不少,但这一百多家大户抄家后,也随之抄出了大批的隐户和奴隶。他们原来都是从这些大户手里借粮吃饭,现在大户倒了,他们也得由朝廷向他们提供救济粮了。 这一百多家的隐户、奴隶加起来,居然有数万口之多。 七八万的人口,相当吓人,充分的显示着豪强们原来的强大实力。 朝廷一下子能增加近十万编户齐民,以后能增加大量课丁,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现在缺粮啊,多出这么多人来,粮食压力更大一分了。 这些人,家无存粮,不能留在山南了。 可按老办法送去边疆,也不太现实。一来,马上就进入冬季了,这一路上还要走很久呢。边疆之地,没有准备就把人送去,那不得冻死。 事情就是这么的麻烦,原来朝廷千万百计的想增加人口,想搜括出隐户逃丁。现在大量的隐户逃丁为了吃饭,被大户放弃,前来官府落籍,还有许多奴隶被那些大户们放免为良。 越来越多的人来登记入籍,可朝廷却高兴不起来。 这些被豪强地主们推过来的人口,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是个无比沉重的粮食负担。地主家没余粮,朝廷更没余粮啊。 此时已是深秋,连移民边疆,都来不及了。 看着面前那一个个的数字,李超顿时觉得头大无比。抄了一百多家,结果抄来十来万石粮食,却又得了近十万张要粮吃饭的嘴。 哎,头痛啊! 好地主普通群,207815796,无条件限制,读者即可加入! 好读者舵主群,11847387,需要订阅且粉丝分值为舵主及以上者方可加入! 原来还有几个扣群和微群,但因为难以管理已经解散,对于因解散而出来的加群书友们,木子说声道歉!(未完待续。)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