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4章 驭龙而归 (第2/2页)
督兼镇北都护,也是没有犹豫的。 苏定方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担任这个职务。 苏定方连忙起身,“多谢老师提携。” “起来,这都是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若是你没本事没能力,我也不可能举荐你。这件事情,我相信能定下来。好好干,不要辜负朝廷对你的期望。” “学生也绝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苏定方来了,李也就不打算多留了。 这几天时间,李除了带人捕鱼打猎,增加军粮储备之外,也还在做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制作冰爬犁。 爬犁也叫冰犁、雪撬。 爬犁,似车无轮,似榻无足。 这种工具非常利于在冰雪之中行进,因为其底似犁而得名。不过在这个时代,爬犁明显就没有普及,或者说,在中原很难见到,更别说大规模的应用了。 但在冰天雪地里,行军确实很难。 就算骑着马,也不方便。 到了丰州,若是平时当然是直接坐船去灵州的,方便快捷。上次他来丰州就是坐船,回去时也是坐船。他那时主持朔方镇,甚至还临时打造了一支黄河水师呢。 虽然只是商船改造,但也还是有些威力的。 只不过,现在大河封冻,河上的商船、战船都躺到内湖港口里避冬了,门都出不了。 不过也正因为有黄河这条冰河,李可以直接坐冰犁回去。 马拉着冰犁在冰河上跑,可比背着人轻松多了。 冰犁其实制造挺简单的,特别是李只是简单的载点人和装备、粮食回去时,就更简单了。 到处都是的桦木、椴木、榆林,这些韧性较强的木头都能制造。 把两根一丈多长,比较有韧性的木头,一端放火上烤,让他高高翘起,就能制成辕子。另一端触地平直的部分,则钉上横杆,加上枝柱,就能做成一个车厢。既能装物,也能装物。 有辕有底,却没有轮毂,靠两根光滑木杆在冰雪上滑行,这跟滑雪板差不多。 但却能极为节省畜力,而且能拉更多的东西,跑的更快。甚至可以在车厢里放个炉子,一边跑还能一边烤火。 也不需要打造的多精致结实,李觉得随便弄弄,能够跑到灵州就行了。他指点着人打造出了第一辆雪撬。 马拉上,跑起来飞快,在冰河上跟飞一样。 一群将校士兵们都看傻眼了。 如此一来,那这冰天雪地严寒低温,都不是问题了? “这盖上了这个皮革制的车顶后,人躺在车厢里面,盖上皮毛,还能放个暖炉,一点风都不透,暖和的跟在家里炕上一样啊。”牛见虎左右打量着,越看越喜欢。 “一个冰犁可以拉上两三节车厢,一匹马就能拉好几个人和他的装备。每次轮流一人赶车,其它人休息。” 马拉爬犁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同时拉好几节车厢,还没什么影响。这样一来,几个人可以轮着赶车,一人赶车,其它几人休息。最大的保持着体力,就算这样的严寒里,也能赶更久的路。 “这玩意好,真的好。以前怎么没有人想出这个玩意呢。” 尉迟宝琳也是爱不释手。 这样的严寒天气,骑着马在冰雪里赶路,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情。哪怕你穿的再厚再多,可走久了,腿也完全麻木,甚至没有感觉。那脸,更是冻的开裂。而且如果雪大点,马还跑不远就又困又乏。 现在好了,有了这爬犁,人可以窝在爬犁上面。 马也减轻负担了,拉着爬犁跑的欢快还不累。 他们的装备、粮食这些,也能拉在后面,车上弄个小炉,不但能一边赶路一边烤火,甚至还能一边煮茶喝茶吃热饭菜呢。 经过试验后,爬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于是乎,大家纷纷动手伐木砍树,回来制造爬犁。这东西制造简单,基本谁都能动手制造,李从中挑了些手巧的人,负责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些工序。其它较笨拙的,就只负责砍树伐木这些了。 这样的搭配下,李的爬犁数量正大增。 短短几天,李就弄出了足够多的爬犁,虽然这些爬犁看起来大多粗制滥造,比起李和李秀宁的豪华精致型雪撬车相差太远,可也一样能跑。 选了一个无风无雪阳光明媚的早晨。 李挥手告别了苏定方,和留下的那些伤兵们,带着五千汉突士兵乘坐着一辆辆爬犁,激起一条纷飞的雪龙,向南而去。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