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2章 (第2/2页)
。 “臣翰林学士许敬宗有本启奏!” 承乾皱眉。 可今天这场合,也不能不让他说话。 “许爱卿请讲。” “启奏陛下,臣对之前所宣读之事有几个疑惑不解之处。首先,请问陛下,这倭国发现特大银铜矿产之事,可有真凭实据,由谁发现,在哪发现,具体的储量都如此清楚,又是如何测知的?” 王承恩上前,替皇帝代答。 “许学士,关到如何发现倭国矿产一事,其实也是说来凑巧。殿中省和太府寺、少府监有一支联合堪探队,四处堪探矿产。上次高表仁出使倭国,他们也随着东渡倭国,然后听闻了关于一些倭国矿产的消息,然后前往实地堪探,终于证实发现了这两大矿产!” 大唐原有六省,除中书门下尚书三大外省,还有三个内省。秘书省管理图书典籍,内侍省为内传宦官机构,管理宫廷事务,殿中省则是负责皇家宫廷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诸事。 少府监是皇家掌管手工业制造的机构,太府寺掌钱谷金帛等库藏。 王承恩说这几家机构联合在日本堪探到了大矿,听起来似模似样。 “王太监,此事不实吧。据某所知,此次发现的两大矿乃是由东海联合矿产所堪探的,我这里还有详细的发现证据,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两矿是由他们发现的,并且关于储量等等,都是由他们做出的结论。我能拿出这些证据来,请问,王公公能拿出同样的证据来吗?” 王承恩开始扯皮。 反正他只要咬定,这官司也是打不出结果的。 “许学士,也许这只是个巧合,皇家的堪探队和这家联合矿产同时发现了。” 许敬宗呵呵。 “好,既然说是巧合,那暂时先不争论此事。就算是少府监、殿中省、太府寺一起发现的,那这矿也应当归属于朝廷,而非宫廷。” 许敬宗毫不客气的出面跟皇帝抢矿,殿中、少府、太府,只有殿中省是皇家宫廷机构,而且这也是个朝廷机构,更别提少府和太府都是隶属于内阁的衙门。 他们发现的矿产,不应当归属朝廷所有吗,怎么能归皇帝所有呢? 许敬宗乘机提出了他的新方案,矿产归朝廷所有,由朝廷将矿产出让承包,组建一家矿产商号,招募股东,认购股份,联合开采经营。 朝廷得到承包费和矿产课税,不需要亲自经营管理,矿产交由专业的矿产公司来经营开采。 所有议员和官员,都有资格认购股份,入伙矿产公司。 许敬宗有备而来,早就拿出了比朝廷更详实的方案。 甚至有对两矿开发的详细数据,前期招募多少股份,需要投入多少启动资金,要招募多少工匠,然后每年能开采多少,预期利润多少,回报率多少等等,算的非常清楚。 许敬宗的方案里,其实很直接的就告诉在座的官员和议员们,大家都拥有认购资格,都能当股东。 比起皇帝的那个方案,没有谁先独占六成,也不用先买下四成股再来分摊经营成本。 两个方案高下立判! 当然是许敬宗提出的这个方案,大家能得到更多股份,拿到更多收益。 “我提请议会代表,对此方案进行审议!” 上院院长魏征,下院院长高士廉。 两人都敲起木槌让议员们肃静。 房玄龄坐在那里,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心里暗叹。 不用决议,他心里都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皇帝的提案,好处大头由皇帝占了,议员们也能分占一些好处,朝廷也能收些课税。 而现在许敬宗的提议,朝廷既能收课税也能收一笔承包费,皇帝是占不到什么好处了,但百官和议员们能分到所有的矿产股份。 魏征又敲打了几下木槌。 “现在,先对第一份议案,上院代表进行表决。” 魏征开始念参议员们的名字,每念到一个,由他们回答赞成或否定。 “否!” “否!” “否!” ······· 坐在左边的参议员们无一例外的投下了否定票,甚至连坐在右边的那不到三分之一的参议员,本来是支持皇帝的,可今天也有半数投了否定票。 高士廉紧接着让下院的众议员代表投票。 由工商资本家、地主、士人代表组成的众议员代表们,也几乎是八成的人投了反对票。 “现在,开始对第二份议案,进行表决!”魏征面无表情的道。 台上,承乾的脸色铁青,他以为抢到了先机,可却不料,在这议院,张党的反击更加猛烈,直接来个釜底抽薪。 第二份议案,在参众两院,得到了九成的赞成率。 张党后发置人,让他连个修改方案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让两份方案在议院两会表决,结果也不言而喻。 惨败。 更多的议员加入了左派阵营,支持皇帝的右派更少了。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