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1章 论功行赏 (第2/2页)
注着这次分封。 谁都想知道,这新朝第一波功臣赏赐,会是如何。 皇帝究竟是豪爽大方大肆分封,还是会小心翼翼的控制着分封呢? “来了来了!” 议会门口。 一群喜好打听消息的人都蹲在这里等着,一见到从宫里过来的人背着一个红色的牛皮背包,立即精神一振。 “进去了,进去了,看来真的是拿的分封诏令。” 论功行赏在御前讨论,得出结果后由内阁草拟,然后还要送到翰林院审核。通过之后,按程序还得送往议会和皇帝手里。 对于分封,必须要通过贵族院,而皇帝也始终拥有一票否决权。 “议长,内阁的分封案送过来了。”一名吏员小心推开门,站在门口向贵族院议长魏征禀报。 魏征抬起头,“知道了。” 收拾了下东西,魏征夹着一个笔记本出来。 几名参议会迎了过来,“很期待啊。” “嗯,也不知道魏公这次会晋封什么爵衔呢。” “肯定是郡王。” 魏征面色平静。 “不用猜了,一会就都知道了。”话虽如此,但魏征心里也还挺期待的。过去有句话,叫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或者说的再通俗点,万里觅封侯。 建功立业,是每个人心里的抱负。 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 魏征脚步也不由的轻快几分,快步来到台上。 参议员们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还在小心的交头接耳,猜测着新朝的第一次论功行赏。 “肃静!”魏征拿起槌子敲打几下。 大厅渐渐肃静下来。 “好了,内阁刚把一个分封案送来我们审议,现在我们打起精神正式开始。” 内阁的那位吏员将皮包打开,取出封蜡的议案。 魏征在回执上签字后,接过。 下面的人忍不住议论。 “首功之臣会是谁?” “秦琼还是苏烈?” “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人封王?” “前朝的那些个异姓王不知道会不会保留啊。” “当然保留啊,之前这事不都已经表决商议过了吗?” 之前诸侯们的爵位,官员们的阶品职务,都是保留不动的。当然,实际上也不完全不变,比如长孙无忌等一千多贵族,就大多是降封削爵。还有许多官员也被调职降职。 但那都是在新皇登基之前,是在前朝的时候内部调整。 而现在是新朝了,按此前的约定,前朝的爵位、官职,到了新朝是不变的。 那些异姓王,当然就还是异姓王。 魏征打开纸袋,拿出里面的文件。 目光一扫,最上面的就是苏烈。 看了一眼苏烈的封赏,魏征都不由的怦然心动。追封祖上三代为王,又荫三个儿子侯爵,各赐百里封地,苏烈本身的亲王爵不变,那八百里封地也不变,加功臣封号,图形凌烟阁,居功第一。 河北的一个小豪强,这下算是彻底的发家了。 苏氏有了这四块封地,有这四个爵位,苏家有了兴盛几百年的资本。魏征老家离苏烈老家倒也不远,都还是河北同乡,此时都不由的为苏烈欣喜。 他往后翻了几下,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魏征。 他原本爵位郑国公,也是个实封爵。但现在却一下子看到他的名字后面,写的是晋爵固失蜜国王。 国王! 虽然他只是隐约记得固失蜜好像是在信度,是在吐蕃西部进入葱岭附近的一个山区,在勃律的南边,在犍陀罗的东北面。 三百里的固失蜜王国。 王爵,还是国王之爵,魏征只感觉一阵气血不涌,差点有些晕炫的站不稳。想不到,他居然封王了,而且还是国王。 “魏公?”旁边一名属吏低声问,“魏公哪里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 兵部。 苏定方已经接替了平阳就任兵部尚书一职。 “恭喜大司马。” “哦,喜从何来啊?” “议会刚传出来的消息,大司马在此次论功行赏的首位,高居首功。追赠祖上三代为王,荫封大司马三位儿子为开国侯,各封地百里······” 苏烈听完,也不由的激动不已。 他记得此前张超跟他说过的封赏,是在他已有一子为侯的情况下,再封一子为侯,并给他两个儿子的封地各加到一百里,加上他自己的就有一千里。 而现在,居然又荫封一子为侯,还加了一百里。 追封祖上三代皆为王,荫封三子皆为侯,苏家四块封地,实封一千一百里地。 更别说,他居然排在所有功臣首位。 新朝开国功臣之首啊!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