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6章 官媒 (第2/2页)
徐惠看到的,和张超看到的就完全不同。 徐惠看到的金币只是金币,他认为皇帝不应当过分关注钱财,皇帝关注的应当是仁义这些。 而张超虽然也赞成儒家的仁和义,但他却也关注金钱,因为仁义是目的,金钱却是手段。 没有手段,又如何达成目标呢?m.zwWX.ORg 许多儒生犯的错,就是光有目标没有手段,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天天喊着强国喊着富民,可你连半点经济手段都没有,空谈能够强国富民吗?当然不能。 一枚金币,在张超的眼里,延伸的是货币,然后是财政,然后是天下的经济。 货币是经济的媒介,是筹码。 在商品经济中,占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张超一直在调控着货币,不轻易的超发纸币,不断的加强贵金属的储量,这些都是在稳定市场,也是在保持着大华的安稳。 这时代的人对经济都还多是一知半懂,更别说什么宏观调控这些了。 ········ 复兴二年热闹的到来,正旦大朝,京师金吾不禁。 从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汉京每到夜晚都是灯火辉煌,这是最热闹的一次灯节。 整整为期半个月时间。 复兴二年的汉京,充满着富裕和幸福。 御前会议上。 内阁首相马周向皇帝提出了五年计划,这是大华朝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未来五年,大华人口将突破一亿大关!” 马周很激动的道。 从五千万,到如今的九千万,再到目标一亿,这人口的不断激增,带来的绝不是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不断增多,不是贫富分化严重。 因为如今是大华开国之初,大华四处开疆拓土,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开拓新打下土地的人口。 工商兴盛,缺的是那些矿山里的矿山,是那些工坊里的工人,是那些修路的工人,挖运河的工人,造船的工人,造车的工人······· 朝廷并不抑制兼并。 但现在的土地却是历朝最便宜的时期,中原的土地很便宜,边地的土地更便宜。 每个汉民,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都能拥有自己的土地,甚至成为一个地主。 可就算如此,打下来的土地依然开垦不完。 而工商所需要的人力,缺口还在不断的增长。 五年时间,人口增长一千万。 这被马周当成了他执政的首个目标计划。 人口增长,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地方长官们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们拟将成丁年纪下调至十八岁,男子十五岁即可成亲,女子十三岁即可成亲。男十八未婚,女十五未婚者,将由官媒强行婚配。” 要人口增加,方法不外乎三。 一自然是降低男女成婚的年龄,让他们早成婚早生子,增加人口。为了保证早婚,甚至要规定到年龄未婚得交罚款,甚至是强行婚配。 第二个方法则是攻打周边,征服那些外族人口。 最后一个方法则是买奴隶。 比起后两种方法,当然是第一种方法成本更低,而且生下来的可都是纯正的汉人,比起还需要花时间去同化去汉化他们,当然要简单的多。 不过生孩子需要时间,一代人成长起来,也需要很多时间,因此辅之以征服外族人口和购买奴隶,也是不错的选择。 张超听着点头。 马周的这个人口政策,放在这个时代没有半点毛病。 不过张超觉得还是太早了些。 “马相,男十五女十三太早了。我看可以改为男十六,女十五。” 太早结婚,不少姑娘都没发育完全,早婚带来早育,过早的生孩子的风险是极大的,到时会增加难产率,产妇和婴孩死亡率提升。 得不偿失。 “男十五,女十四吧?”马周想了想道。 张超还是认为十四岁太小了,但连房玄龄都认为女十四岁已经不小了。 一张嘴说不过一群大臣,最后张超也只好退让。 男十五,女十四,官方法定的结婚年纪。 而男女超过结婚年龄三年,都视为晚婚,要罚款。 这个罚款还将每年递增,官方将插手介入,派官媒给他们婚配,他们有可以有三次选择权,但超过三次都选不中,第四次就没的选,官媒指定的对象,必须成婚,不管是匹配到什么样的,都得娶都得嫁。 张超听的感觉这跟后世的计生政策似的,不让生二胎,敢生,就罚款扒房子牵猪赶牛。 那时是不让超生,而现在,进行则是为了让早生多生。 不得不说,行政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连张超这个皇帝,也不能说这种方法不对。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