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九节 十面埋伏(1) (第1/3页)
春风拂过山岗,唤醒了沉睡的山峡。 河谷之畔,蒹葭苍苍,沃水潺潺流过。 远方,隐约可见一座城市的废墟,矗立在视线尽头。 “那便是参合城了吧……”张越登高望远,凝视着远方的废墟问道。 “天使说的是……”一个随行的乌恒氏族首领,满脸谄笑的介绍着:“那里就是参合废墟,据说,百年前此地曾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流血数十里……” “是棘蒲候柴公,率军在此大破匈奴,歼灭韩王信叛军主力……”张越笑着道:“史书上称之为参合之战!” 高帝七年,汉匈平城之战后,与后世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汉匈并未因为城下之盟而休兵。 恰恰相反,两个庞然大物,憋足了力气,在这北方展开了重兵集群,互相角力。 先是,平城之战还未结束。 汉太仆,汝阴侯夏侯婴就奉命率领汉军车骑主力,继续北上。 在平城以南与匈奴骑兵交战,大破之,于是乘胜追击,收复了句注山以北的失地。 然后匈奴人就鼓动了韩王信叛军,在北方塞下,与汉打起了代理人战争。 于是,汉军大举反击。 高帝十年,棘蒲候柴武率军,在雁门郡参合城,将韩王信主力团团包围,并最终顶着匈奴骑兵的攻势,将韩王信主力围歼,参合叛军被彻底歼灭。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柴将军屠参合’。 匈奴人不甘心失败,于是鼓动了陈豨叛乱,并在陈豨叛变后派出大量骑兵,协同陈豨,作乱北方。 高帝闻之,御驾亲征,于高帝十一年冬进军,先胜曲逆,后夺聊城,打的叛军丢盔弃甲。 最终,在高帝十二年冬,汉将樊哙,杀叛将陈豨于灵丘。 从此,彻底斩断了匈奴人在汉室境内的触手,消灭了所有与匈奴勾结的地方实力派。 而参合之战,就是那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 棘蒲候柴武,在长城脚下,当着匈奴人的面,歼灭了韩王信的叛军主力,同时重挫来援的匈奴骑兵。 使得匈奴冒顿单于知道,顿兵南方,得不偿失。 这才调转枪口,去找月氏人的麻烦。 所以,很快的,匈奴人就将注意力西移,并在陈豨叛军覆灭后,彻底死了入主中原的野心,决意西征,经过漫长战争,将月氏人彻底击败,建立了那个史上第一个统一草原的游牧帝国! 而汉室,也才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然的话…… 长期面临匈奴骑兵的威胁,而且,是一个鼎盛期的匈奴帝国的攻击。 哪来的什么休养生息的时间? 凝视着远方的参合城废墟,张越内心感慨万千。 “果然,这个世界上,想要和平,就决不能依靠妥协来求得!” “欲得和平,独有拳头与刀剑!” 就像这雁门塞下,谁能知道,仅仅在二十多年前,这里依然是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战乱之地? 句注山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汉匈两国士兵的鲜血! 而在现在,这里却是鸟语花香,清风自来,一片田园牧歌的景色。 事实证明,刀剑得来的和平,比和亲、谈判与妥协得来的和平,要稳固、安全的多,也长久的多! “我要为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张越握着拳头,在心里发誓。 至于怎么带来? 当然是砍出来!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而就在张越等人,登高望远,怀古论今之时。 远方的参合废墟中,数百名全副武装的私兵,已经集结了起来了。 这些私兵,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汉人、有匈奴人,有月氏人,甚至羌人、丁零人、乌恒人。 这些人聚集在此,将这废墟变成了一个西汉版的各民族团结大会。 而且,气氛很活跃。 许多人甚至还有闲情雅致,谈论着昨日在善无城中享受的胡姬、歌女的模样与身段。 “鸱骨!”一个铁塔般的壮汉,拿着一对青铜流星锤,用着厚重的胡腔喊道:“你怎么也来了?” “有黄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