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两百六十一节 开拓时代(2) (第3/3页)
监杜悦,恭迎上官驾临……”杜悦来到一艘舰船前,对着一个站立在船头上的将官,满是讨好的拱手拜道:“王师远来辛苦,下官早已经背好酒菜与宴席,款待王师……” “杜督监,吾率军从番禹一路南下,上下军士都已经乏累不已,酒菜和蔬果,务必都要保证新鲜可口!”那将官回了一礼,吩咐了起来:“此外,我部上下,都要补给饮水、酒水和茶叶……” “上官放心,下官早已经准备妥当了……”杜悦讨好的道:“从接到通报之日起,下官就已经让黄龙港上下的渔船,都将当日捕获的新鲜海货,专门给王师留了下来……” “龙虾、鱼脍、美酒、瓜果,如今已经足足备好了数千斤……” “此外,还买来了数十头牛、羊,请来了上百名厨子,从今天早上开始就已经生火为饭,必令王师合意!” “善!”那将官露出一个笑容,道:“杜督监如此用心,吾必上书丞相,为督监请功!” “不敢!”杜悦连忙拜道:“为丞相效死,下官的福气也!”wap..OrG 自永始以来,国家大权,就尽为丞相所得,开始,大家还不习惯。 但等着一个个刺头被拔掉,而效忠丞相的人,个个都飞黄腾达,富贵齐家,于是,上上下下都没有了意见。 毕竟,给刘家效忠和给张家效忠有区别吗? 都不是学的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现在,张家开价和给出来的酬劳,可比刘家过去大方多了。 更何况,丞相是那样的英明神武。 其所布下的恩泽,比之刘家,要高了不知道多少! 旁的不说,当今丞相主持国家后定下的防疫法、免役法和农桑法、农田水利法,造福了无数人。 其新立的厚生局、保赤局,救下了数不清的妇女婴儿。 更不提,他手底下推广的新丰麦、江都稻等高产作物,几乎堪比神农氏的功德。 这么多年来,大汉人口不断增加,但土地产量也同步增加。 于是,纵然水旱之灾不断,然而国家上下却无流民、灾荒之事。 曾经史书上记录的‘易子而食’,再也没有出现过。 对读书人而言,神器,有德者居之。 所以,这几年来,上书劝进的人,络绎不绝。 就连刘氏诸侯王,也开始上表劝进。 全天下都说:丞相功在当代,福泽千秋,除丞相,谁人可能王天下? 然而,那位丞相的心思,却无人知晓,所有上书,他都按下留中,依旧每日上朝理政,依旧对那位不过八岁的小天子,以礼相待,尊若天子。 只是,丞相自己不表明态度。 然而,天下人却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取舍。 如今官场上,再无人说‘为天子效命’,而是全部改口‘为丞相效死’。 建章宫的天子,就连在奏疏中,也没几个人提起了。 特别是杜悦这样出生太学的太学生,以及军队里的将官,更是早已经彻底改换了效忠对象。 天子? 他有几个校尉,又有多少恩德加之于下? 没有! “上官率王师而来,未知所为何事?”杜悦上前问道。 “自是为匈奴而来!”那将官咧嘴一笑,笑的杜悦欢喜不已,仿佛见到了绝世美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丞相之诗,早已阐明上下之志!” 杜悦听着,也是和唱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丞相今岁正旦,祭天之诗,下官亦是日日揣摩,明了于胸!”杜悦心中的野心,如今已是熊熊燃烧。 当年,汉匈之战,他没有赶上。 丞相开拓河湟,底定西域,他也没有赶上。 前些年,国家开发西域,裂土封国,他还是没有赶上。 天可见怜,如今,身毒这趟伟业,他总算能赶上了。 身毒之大,足有数千数万里,据说,人民千万,黄金、白银、珍宝数之不尽,传说,身毒的奴隶,都能吃饱肚子! 这真正是一块大同之土啊。 若能开拓,那恐怕会是一个比之西域,更有前途,更有财富,也更能让人富贵的功业! 只是…… 杜悦看着那些从舰船上不断走下来的军士,他有些担心的问道:“上官,请恕下官斗胆,上官的舰船,固然雄伟、壮丽,然而终究不能上陆……仅靠这千余之士,恐难成功……” “上官不如在交趾招募士卒与舰船,随行而征!” 那将官听着,嘿然一笑,道:“王师之事,又岂是尔等下吏所能知?” “不过,倒是可以在交趾、日南,招募些仆役、帮手,帮我等搬运财帛、看押俘虏……”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