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5章 大明无处不在 (第2/2页)
鲜的事务,无法施加夏国的影响。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难题留给朝鲜人自己,引起他们的内斗。 鹬蚌相争,才能渔翁得利。 果然夏国的抽身而退,使得原本团结一心的两派人马立刻分化,互相敌视起来。 仔细研究的话,沈器远和金尚宪分别推荐的人选,都是有迹可循的。 仁城君一系饱受李倧的迫害,过得无比凄惨,而且还涉嫌了谋反。 偏偏沈器远对于谋反一事十分热衷。 他不但参与了仁祖反正,原本的历史上因为不满李倧向满清投降,他便开始苦心谋划,想要将李倧推翻。 最终事情败露,被凌迟处死。 显然对于沈器远一系来说,对原有朝政不满又毫无根基的仁城君一系,才是最佳的国主人选。 但对于金尚宪一系来说,老实本分、同样毫无根基的庆昌君李珘才更好控制,方便他们掌握朝政。 金尚宪一派原本在朝中的高官最多,如果他们拥立的人成为了朝鲜的新国王,那么将彻底把持朝野,为所欲为。 无论两帮人马表面上说的多么义正言辞,其实在背地里都是赤裸裸的利益。 对于他们的争执,左梦庚不闻不问,回过头来就将心思投入到了北汉山的战斗当中。 没有了夏国在中间,两派的争执愈发激烈。但总体而言,还是金尚宪一系的声音更大。 毕竟沈器远赋闲了很长时间,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远远不能跟金尚宪相比。 这让沈器远颇为抑郁,绞尽脑汁想要寻到破解之道。 远处的北汉山上炮声隆隆,喊杀不绝。夏军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接连攻破了守军的两道防线。 这一切沈器远都看在眼中。 他明白,倘若在回到汉阳之前不能掌握主动的话,那么将来在朝堂上必然要失去地位。 可破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傅新垣从远处走来,脚步匆匆,似乎有什么急事。 沈器远本能的打起了招呼。 “傅秘书,可是有大事发生?” 傅新垣这才看到站在路旁的沈器远。 “原来是遂之先生。江华岛那边传来消息,发现了户曹参判金尚荣的遗体。据下面的人询问得知,清军攻破江华岛的时候,金参判宁死不屈、自尽殉国,着实令人敬佩。金判书一直在打听兄长的下落,在下便是要将此事告知,好为金参判举办葬礼。” 听到是金尚荣的死讯,沈器远点点头,同样感到悲哀。 丙子胡乱当中,朝鲜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忠义之士选择了为国捐躯。 可是当傅新垣走后,沈器远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不由加快了脚步,返回住所后将自己一系的人马全都召集了过来。 “金参判的后事必然会牵扯金判书的精力,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 他看向自己的侄子沈演,着手开始布局。 “你即刻返回济州岛,接了海平君过来。届时生米煮成熟饭,咱们便大功告成了。” 众人一听,纷纷惊叹对于沈器远的奇思妙计,均觉着这个办法颇有胜算。鹤城风月的明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