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4章 嘴炮王者 (第1/2页)
“自古暴君奸臣胡作非为,致国家败亡者在所多有。然从未见过如尔等一般,驱人背井离乡、道路以哭者。还请傅市长体察民意,多行善政,免为千古罪人。” 被王五奇找上门来唠叨,傅以渐已经够头疼的了。现在竟然被人指着鼻子骂做奸臣,一下子让他恼火了。 “史中丞,你是大明的官员,我夏国的政务轮不到你来置喙。” 指责傅以渐的人,正是那个文士。 此时听到他的训斥,竟毫无惧色。 “尔等虽为乱臣贼子,然平素自诩中华正统。既如此,为何逞此暴行?” 夏国虽然于大明已经独立,并且取而代之之心人人皆知。但夏国一直自称继承华夏正统,因此这个文士的话语也不算越俎代庖。 傅以渐脑壳疼,只得暂时抛下王五奇,同他论战起来。 “你口口声声说什么暴行,所为何事?” 那文士的手指向了码头方向。 “千万百姓本已生存不易,你等作为官员不思造福一方,使百姓安居乐业,竟驱使他们行流放之举。不是暴行,又是什么?” 傅以渐这才明白过来。 “史中丞,两淮的情况你可有所了解?” 出现在傅以渐面前的这个文士,乃是大明新任命的凤阳巡抚史可法。 他从江南赶来,要往凤阳赴任,必须通过运河。 虽然两淮段的运河在夏国境内,但夏国从不阻止大明的人员、商贾、货物通过运河输送,因此很多大明官员都从这里走。 左梦庚这么做,其实怀有深意。 大明的人从运河上走来走去,沿途必然会将夏国的变化看在眼中。 不管是对他们的思想造成冲击,还是由这些人言语之间传播出去,都会对夏国起到宣传作用。 如此一来,当夏国攻略天下的时候,必然能够减少许多阻力。 事实也是如此。 如今夏国的状况,在大明各地都有议论。 不同于一开始遍地的口诛笔伐,现在许多人对夏国的态度已经平和了许多。 燃文 尤其是各地的商贾,更是对夏国心生向往。 毕竟在夏国商人不是最底层,而是拥有着和其他阶层平等的权利。 在夏国经商,不会遭受盘剥和压榨,商业贸易还会受到保护。 眼瞅着那些夏国商人行商天下、威风八面的样子,他们岂能不羡慕? 又岂能不心动? 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烽烟四起的中原和平静安宁的夏国,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特别是进入山东地段,看到当地的富庶,这些官员士绅总是感慨万千。其中不少人已经领会到,此消彼长之下,未来这江山的主人恐怕要更换了。 在这些谋略之下,前来夏国投靠的官员、士人越来越多,极大的缓解了夏国的人才压力。 唯独史可法身为大明官员,看到“不平事”竟然挺身而出,也不嫌自己管的宽。 但是对于此人,傅以渐却不能随便对待。 真要论起名气,史可法甚至还在黄宗羲之上,乃是天下闻名的气节之士。 甭管其人自身才能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