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1章 形势逆转 (第1/2页)
郑芝龙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所引发的结果,可谓是地动山摇。 近在迟尺的福建首当其冲。 萧奕辅躲在省城之中,胆战心惊的观察着局势,生怕惹火烧身。 待看到郑氏同夏国之间并没有大打出手,郑芝龙痛快的缴械投降,他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可有些问题还需要解决。 曹学全再次接受他的委托,前来拜会左华。 “左将军,如今大局已定,烽烟消弭,福建百姓无不弹冠相庆。却不知贵军接下来的行止,该如何定夺?” 那意思就是在问,夏军什么时候离开? 这么多大军在一旁,福建官员们连眼睛都不敢合上。 看到大明官员们的德行,左华的内心满是讥讽,可表面上却冠冕堂皇。 “如今郑氏已经被消灭,大海之上倘若不细心管理,必然会有宵小之辈趁势而起。到了那时,海寇为患,永无宁日。而我夏军在此,定可保大家周全。还请老先生回复萧中丞,日后我夏军就驻扎在这金门岛上。福建临海,从此以后可高枕无忧了。” 既然来了,左华就没想走。 台湾海峡那么重要,好不容易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打下来,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虽然夏国不会在这里设卡收过路费,但是控制海洋运输要道,乃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控制了这里,才能拥有整个东洋海面上的话语权。 听说夏军不走了,曹学全瞠目结舌。 幸好听得夏军只是驻扎在金门岛上,并不会踏上陆地,他才稍稍心安了一些。 而且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代为跑腿传话还行,也没有什么资格去质疑夏军的决定。 送走了曹学全之后,左华才向众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金门岛这个地方十分紧要。西临大陆,可以承接内地商贸;东临大海,货运四通八达。要想掐断海峡,由此出兵,不过一天的功夫就能做到。你们陆战二师从今以后就住在这里,同时注意经营建设,引领福建的商人来此交易。长此以往,这里必定会日益繁荣。” 左华料定福建官府不敢对夏军的行动有任何影响。 如果夏国在金门岛设立贸易口岸,福建官府肯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那个时候,金门岛凭借地理优势,肯定会吸引附近的商人跑来贸易,再从这里转向海洋十分方便。 对于他这个决定,普特曼斯更是举双手赞成。 荷兰早就想同中国展开全方位的贸易了,但是迄今为止,只有夏国彻底敞开门户。 今后商船可以来到金门岛,省去了一半以上的路程,更加有的赚了。 郑芝龙带着郑芝豹、郑芝凤、郑芝莞和郑鸿逵,决定前往山东,亲自和左梦庚会谈,商讨今后的去向。 这一行人数非常众多。 除了原有的郑氏集团的首脑外,还有陈鼎等福建商人。 这些商人刚刚在金门岛上,完成了同荷兰人的第一笔交易。 因为是新占之地,各种政策还没有落实,在左华的主持下,将商税定为了三十税一。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税费。 只这一下,就极大的减轻了各路商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