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9章 马尔勒案 (第3/3页)
杨锐说的有问题,反而引起了兴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们能在一群嫌疑人中,确定是哪一个?” “在有生物学痕迹的情况下,是的。”杨锐像是给曹达说的那样,又解释了他的一滴汗理论。 瑞典人向来是喜欢新技术的,就像是他们将美国货成为一次性产品一样,他们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不遗余力,也是因此才能以900万人的规模,建成一座能独立设计制造最新型战斗机的国家。 舍伍德局长对杨锐所言的技术有些上心了,这一半是因为杨锐的说明,另一半也是他听说了杨锐的名声,来到中国大使馆参加晚宴,自然会听说这里的名人。 舍伍德局长半是好奇的问:“如果有一滴血,你们也能检查出它是谁的,是这个意思吗?” “没错。”杨锐肯定的道:“任何微小的生物学痕迹都可以。” “原谅我,如果我说的猜测的没错,头发也可以是吗?” “没错。” “这样的话,我们还真的有一个案件,也许能用得上您的新技术。”舍伍德局长有些上心了,道:“我们在附近的一个镇发生了凶杀案,我们的侦探搜索了整个镇,但是始终没有线索,接着又发生了两次案件,一样没有结果……” “你说的是马尔勒案。”站在旁边的人立即喊出了名字。 舍伍德局长点点头,道:“我们有凶手用过的衣服,还有凶器,我想上面能找到毛发,但是,数量恐怕不会太多。” “马尔勒案是连续三次的凶杀案。” “一个小镇在两个月里死了三个人,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们都吓坏了。” “听说是小镇里的人做的。” 当“马尔勒”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来了兴致。 很显然,对于此时的瑞典人来说,这是一桩名案了。 杨锐同样打点起精神,问道:“凶手圈定在小镇里吗?” “对,马尔勒是个孤独的小镇,只有一条通道到斯德哥尔摩,小镇居民很固定,也很团结,你知道,这就是典型的瑞典小镇,所以,当大家意识到小镇内有一名凶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好受。”舍伍德局长看看周围的人,顿了一下道:“马尔勒案因此很受瑞典全国的关注,你们的技术如果能找到线索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远离尘世的小镇,那不仅是典型的瑞典小镇,而且是典型的北欧小镇。 杨锐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舍伍德局长,您如果愿意尝试采用新技术的话,我可以说服华锐公司,以成本价来做检测。” 曹达连咳两声,用中文道:“杨锐,这时候就别说钱的事了。” 舍伍德却不以为意,问道:“大概需要多少钱的预算?” “每做一次检测,3000克朗左右。”杨锐能够开出这个价格,还是有赖于耐高温聚合酶是他的专利分。 即使如此,曹达还是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就算是人口稀少的北欧小镇,起码也得有好几百人。能死三个人的小镇,听起来就不会太少人。 舍伍德则是计算了一下,道:“一人做一次检测,马尔勒镇有不到1000人,是300万克朗,这样计算吗?” “差不多,为了准确,有的人会做两次,但总数不会增加太多。” 舍伍德沉吟起来:“听起来不错。” 杨锐猜想他或许是不想在酒宴上决定此事,于是乘热打铁的道:“舍伍德局长,我们是否可以约定一个时间,让我到警局向您亲自说明。” “哦,这是个好主意。”听说能够尝试,舍伍德立即应允下来。志鸟村的重生之神级学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