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怀 (第2/4页)
乔年,上前在朱栩身后道“皇上,有一些人跑去了长陵,正在痛骂不休。” 长陵,是太宗皇帝朱棣的陵寝。之所以是长岭,是因为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在南直隶,太远了。 汪乔年也听到了,目光微变。 这哭陵可不是好事情,更何况当今皇帝在世,你去哭太宗的陵寝干什么? 朱栩神色不变,背着手,道“多少人?” “不少,据说有二三十人。”曹化淳道。 朱栩余光瞥了眼汪乔年,道“你怎么看?” 汪乔年步入朝局没多久,但也感觉到了里面的危机与凶险。明明朝廷都是一心革新,可做的越多反对声越大,朝野之间都是纷纷扰扰,没有个太平,吵闹不休,争执不断。 默然半晌,汪乔年道“皇上,臣认为,朝廷需戮力前行,不能被外界的舆情所左右,当果断力推,不能退缩!” 朱栩微笑,道“那外面这些事情呢?” 汪乔年沉声道“着有司查处,严惩不贷!” “也算是个办法。” 朱栩看着眼前的十几具尸体,道:“今天就要商讨那些修订的律法,你有什么看法?” 汪乔年还没有说话,孙传庭就赶了过来,看着朱栩,抬手就道“臣认为,一步不退!所有律法,全数一致通过!” 朱栩眉头微动,看了他一眼,双手放到身前,慢慢的搓着。 汪乔年看着朱栩的神色,蓦然抬手,道:“臣附议!朝廷大政岂能被宵小要挟,今日必须展现内阁决心,杜绝一切的野心!” 这么说着,毕自严,孙承宗,靖王三人一前一后的也到了,连忙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嗯’了声,道“先看看尸体吧。” 三人来的路上都已经听到奏报了,再看着已经僵硬的尸体,面上都是一阵变幻。 这要是传出去,他们内阁的脸面算是丢尽了,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口诛笔伐,史书上不知道还会怎么写! 靖王知道了那封血书,请罪道:“皇上,此事是督政院疏失,请皇上治罪!” 朱栩看了眼靖王,又看向毕自严,孙承宗,淡淡道“你们怎么看?” 毕自严与孙承宗对视一眼,两人都眉头微皱,现在是两难,一个是舆情愤愤,一个是朝廷威严。 孙承宗看着朱栩,沉吟一声,道:“皇上,此事还需果断处置,这件事压下来,不能传出去!” 汪乔年看着其他四位阁老,都还不知道哭陵的事,瞥了眼朱栩,道“诸位大人还不知道,还有一群人冲进了长陵,正在哭天喊地,不知道会说些什么。” 毕自严与孙承宗,靖王,孙传庭等人神色再变,目光有些阴沉下来。 这分明是挑衅!要将他们内阁逼到绝路! 毕自严脸角有着一抹决然,道:“皇上,臣认为,不管是督政院修订的律法,还是其他政务,需要尽快颁布,并且严厉的申明态度,但凡有人造谣生事,祸乱朝纲,一律重惩!” 孙传庭摇头,道“京城还好说,大明这么大,根本管不住那么多人的嘴,还得多管齐下。” “如何多管齐下?”孙承宗道。 孙传庭抬手向朱栩,道:“皇上,臣认为,一面要加强对宵小的遏制,一面要扩大对‘新政’的宣传力度,同时对入仕之人更加严格的选拔,朝廷官员必须要站在‘新政’一边,钱谦益之事要杜绝!还有就是,臣认为,天下官员,都需要‘申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是朝廷高官,要在各种场合,向朝廷,向皇上展现坚定的决心!” 朱栩双眼眯起,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孙传庭。 这位倒是够狠,这个手段一出,只怕朝野各有一半的人会或明或暗的恨死内阁,恨死孙传庭。 毕自严,孙承宗二人皱眉,打击宵小,加大宣传‘新政’,从来都是片刻不停,对官吏的选拔也算严格,只是,这‘申明’态度,以往都是巡抚一级以上高官才做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