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普中一体,休戚与共 (第2/2页)
?——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吗? 好吧,不管咋说,既如此,我就不“见外”了。 “既如此,”关卓凡说道,“我就不揣冒昧了——” 李福思立即双手抚膝,身子前倾,做出凝神倾听的姿态。 “骑兵,”关卓凡沉吟着说道,“每一个军团两个师,分派的很均匀——” 顿一顿,“步兵——第一军团,三个军;第二军团,算上近卫军,就是七个军了;第三军团,算上南德意志的兵力,就是五个军又两个师——差不多六个军了。” 再一顿,“如此说来,卡尔亲王的第二军团,为第一主力;腓特烈王储的第三军团,次之;斯坦因美兹上将的第一军团,再次之——是吧?” “呃……是!” “王储殿下和卡尔亲王殿下,”关卓凡说道,“虽然年轻,但勋名早著,‘七星期战争’之时,便已居军团司令之职了;况且,国家有亲亲之义,对法之战,由他们两兄弟出任军团司令,再合适不过了。” 顿一顿,“至于斯坦因美兹上将——他的大名,我也是久仰的,‘七星期战争’的时候,任第五军军长,三天之中,三战三捷,用兵之凌厉果决,虽古之名将,亦不能过——” 说到这儿,打住。 所谓“听话听音”,李福思形貌粗犷而心思细腻,关亲王提及卡尔亲王和腓特烈王储之时,有“年轻”和“亲亲之义”之说,而王储既为王储,“亲亲”什么的,就是天经地义,“亲亲”既没有问题,“年轻”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何况“勋名早著”? 则辅政王殿下若有什么言外之意,就只能是针对卡尔亲王的;但他不方便将卡尔亲王单独拿出来说事儿,就拉上了腓特烈王储。 可是,卡尔亲王的军事才能,是为普鲁士军政两界所公认的——辅政王殿下自己,亦不止一次当着李福思的面儿对卡尔亲王表示钦佩;而卡尔亲王的勋名之著,更早于他的王储表弟。 再者说了,要说“年轻”,辅政王殿下更年轻;要说“亲亲”——他还是“皇夫”呢!所以,在卡尔亲王,“年轻”、“亲亲之义”,有什么问题吗? 最后,辅政王不是也给出了“再合适不过”的评价吗? 那,他到底什么意思呢? 或者,他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我多心了? 可是,他评价斯坦因美兹上将,什么“虽古之名将,亦不能过”,貌似很高,却没有给出“再合适不过”一类的结论,便打住了,这—— 正在转着念头,关卓凡重新开口,“哦,对了,‘七星期战争’,贵国军队,也是编为三个军团——第一军团由卡尔亲王殿下任司令,第二军团由王储殿下任司令,第三军团——即易北河军团,由毕典菲尔特上将任司令,是吧?” “呃……是!” “那,”关卓凡说道,“这一次,毕典菲尔特上将是否参与对法之战的指挥?如是,身居何职?” 李福思心中一动,“这……参与的!毕典菲尔特上将任——第一军军长。” “哦……那就是在斯坦因美兹上将麾下了。” “呃……是的!” “‘七星期战争’之时,”关卓凡慢吞吞的说道,“斯坦因美兹上将是军长,毕典菲尔特上将是军团司令;现在,斯坦因美兹上将是军团司令,毕典菲尔特上将是军长,一升、一降,倒过来了。” 什么意思? 李福思脑子中急速转着念头,张一张嘴,却一时不晓得说什么好? “还有,”关卓凡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毕典菲尔特上将、斯坦因美兹上将,年纪虽然相当,都是一七九六年生人,今年都是七十一岁,不过,毕典菲尔特上将的资历,到底较斯坦因美兹上将更深厚些——” 顿一顿,“毕老是八年前——一八六零年晋的上将,斯老是四年前——一八六四年晋的上将,对吧?” 李福思不由暗吃一惊——连这个都晓得?这个功课,做的可真是足了! *青玉狮子的乱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