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6章 跟小孩儿坐一桌吃饭什么感受?沈佳悦:完全抢不到! (第3/4页)
至少得半斤往上。” 贾兴旺夹着一块鸭肉放在自己碟子里,笑着说道: “对春生哥来说半斤就是沾沾嘴而已,冬至那天,文明炖了一锅大骨头,他喝了将近一斤半。” “嚯,这也太多了吧?春生哥要是去跑业务绝对是一把好手。” 张春生笑了笑: “我这人嘴笨,跑啥业务啊,也没啥爱好,就是抽烟喝酒,也知道对身体不好,但就这点爱好,所以就吃着喝着,哪天喝不动了再说。” 他是典型的乐天派。 沈国富说道: “那也得适量,不能贪杯,回头还等着春生哥帮忙招呼这边的生意呢,可得注意点身体。” 正聊着,盐煎羊肉出锅,林旭和石文明每桌都上了一盆。 一整只羊呢,绝对管够。 而且跟上次的山羊不同,这次是地道的草原羊,肉嫩,肥实,鲜香味美。 吃羊肉有个诀窍,基本上能用清水涮着吃的羊肉,品质都不错,稍微差一点的,在清水中不是起沫就是异味重。 只有经得起清水考验的羊,才值得更简单的烹煮方式。 羊肉上来,喝酒的人继续喝,而不喝酒的则开始盛米的盛米,拿馒头的拿馒头,开始吃午饭。 外地人对馒头不怎么感冒,总觉得不像是主食,但对华北地区的人来讲,这才是一日三餐离不了的主食。 除了馒头就是面条,至于大米,过去都是偶尔吃一顿调剂生活的。 也就最近几年,吃米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早些年,张春生跟村里的人去南方打工,因为吃不惯米饭,总觉得吃不饱,一个月瘦了十来斤。 回家后拿着现蒸的大馒头一口气吃了好几个,这才满足了。 林旭跟沈佳悦坐的那张桌上,每个人都捧着一大碗米饭,美滋滋的吃着桌上的菜品。 陈少康夹起一块羊腿肉认真尝了尝: “感觉这样肉跟表哥上次做的不一样啊。” 小勋说道: “上次是山羊肉,这次是绵羊肉。” “绵羊肉更好吃吗?” “过去不觉得,现在看来,确实是绵羊肉更好吃。” 小蕾看着林旭好奇的问道: “为什么咱们这边的人都说山羊肉好吃,绵羊肉不好吃呢?” 林旭想了想说道: “可能是咱本地的绵羊肉不好吃吧,听说过去有养绵羊的,但膻味太重,所以就淘汰养山羊了。” 除了这种刻板印象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各地人那浓郁的故乡情结。 觉得自己家乡的是最好的,外地的都不行。 尤其是羊肉,全国各地的人都觉得自己本地的羊肉最好吃,同时也吃不惯其它外地羊,哪怕滩羊锡盟羊阿尔泰羊等品种呢,也固执的觉得没家乡的羊好吃。 林旭倒没这种情结,好吃就是好吃。 人家那些羊的生长环境都不一样,硬要比品质,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比不过羊肉品质就别比,跟他们比小麦产量不就行了嘛。 “旭宝,下午咱干嘛?” 林旭想了想说道: “我准备把渔网下进水库里,捕捞点小鱼,给墩墩烤点鱼干,它最近天天吃肉,带的鹌鹑冻干也已经吃完,是时候吃点小鱼干了。” 下午估计亲戚们又要去挖野菜,这成了亲戚们的固定项目。 大过年的,大鱼大肉吃多了,来点水灵灵的野菜,确实很舒服。 不过林旭就不去了,他准备把渔网下进去,再拍点视频,趁着山上的雪还没化完,多拍点雪景素材。 至于明天,教二姑夫做火焰醉鹅、酱油鸭、盐水鸭、香米鸭,一整天的教学任务,另外还要抽时间,把家里的南瓜和红薯拿出来。 做点南瓜干和红薯干,剩下的全都熬成南瓜糖和红薯糖。 糖的做法挺简单,跟秋梨膏的做法一样,都是先粉碎再熬煮,最后过滤出汤汁熬成糖浆。 至于那些过滤出来的残渣也不用扔,可以加点面和糖,烤成酥饼。 只要用心,将这些食材做成美味还是没问题的。 明天过后,就该启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