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843节 (第1/2页)
早饭过后,两人各自开车去店里。 上午九点,林旭开车去公司,经过几天的安装,适合拍摄的厨房已经弄好。 据说还特意装了一整套图传设备,拍摄的视频直接传到电脑上,这能大大减轻后期处理的工作压力。 到了公司,林旭走进欢乐传媒隔壁,这里就是刚刚装修好的拍摄工作室。 里面的设计很简洁,一共两组灶头,一组是饭店用的,靠墙安装,用的成套静音炉和静音烟机。 另外一组是典型的家庭小灶,在旁边的工作台边上挨着。 这样比较方便拍摄食味人间风格的美食视频。 灶台旁边的墙上挂着各种厨具,各种炒锅、汤锅、平底锅、奶锅、甜品锅等厨具应有尽有。 这些设备上方和侧方,全都装着适合拍摄用的相机架,灶头上面甚至还装有电子滑轨,这样可以拍摄一些特写方面的平移镜头。 看了一圈后,林旭觉得挺好的。 比之前电视台的场地宽敞多了,设备也更加先进。 曾晓琪说道: “以后所有的美食视频都会是4k60帧格式,部分美食甚至可以升级到4k120帧,你觉得咋样林老板?” “不错,可以。” 林旭虽然也喜欢高端设备,但设备只是辅助,关键还得是内容。 内容不好,再好的设备也没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他好奇的问道: “新节目叫什么名字啊?” 陈燕说道: “我们根据厨师们的意见,注册了三个账号,一个是主打美食教学的《开饭啦!》,还有主打宣传烹饪理念的短视频号《美食杂谈》,最后一个,也就是延续食味人间风格的账号,名叫《人间风味》。” 一下子开三个账号,看来这次野心不小啊。 不过美食杂谈这个名字,多少有些…… 林旭刚说有点普通,曾晓琪突然说道: “《美食杂谈》是实践和清谈相结合的节目,立山先生负责出镜,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他准备把中餐里一些已经失传的老传统和老菜给年轻人讲一下,传递美食观念,谈的时候会有厨师共同出镜。” 既然是耿立山取的,那就没事了。 就冲耿立山这个名字,也能吸引到不少文化圈的人关注。 比如田清澜任崇墨等著名教授,都是这位书法家的粉丝,而且闭门谢客两年多,这会儿突然要出镜做节目,肯定能引起文化圈的轰动。 不错不错,还说回头找个时间安排耿立山直播呢,没想到他自己先耐不住寂寞了。 这样挺好,正好最近要用扒烧整猪头开启淮扬菜的分支任务了,有了耿立山的加持,文化菜的基调这不拿捏得死死的嘛。 他正想着,曾晓琪接着说道: “我们还计划趁着过年前,拍摄各地准备过年的视频,做成过年特别纪录片,不过这需要平台方的支持,陈总正在跟平台那边沟通。” 纪录片? 曾晓琪的野心果然够大。 不过这样也好,签了那么多行政总厨,多铺开几个摊子,才能把大家都安排上。 他好奇的问道: “人间风味第一期节目比较重要,准备拍什么啊?” 曾晓琪没说这一茬,而是说起了老东家: “电视台已经发了预告,食味人间正式登陆燕京卫视,还请了号称新派京菜的一位总厨出镜做菜,据说那位师傅有留洋经历。” 嗬,果然放不下食味人间这块蛋糕啊。 不过留洋经历跟厨师的水平没什么联系吧? 要是别的行业,你留洋就留洋了,中餐烹饪,你留洋有个毛用? 跟着一群不懂中餐的人学中餐吗? 林旭试探着问道: “不会是轮胎厂认证的厨师吧?” “还真被你猜对了,米其林三星厨师,擅长新派中餐。” 好吧,新派中餐,一听就是迎合老外的菜品。 曾晓琪很不开心,因为食味人间就像她的孩子一样,是她一遍遍写策划稿,一遍遍找领导,这才得到了尝试的机会。 现在火了,这档节目却被改得不伦不类。 这种时候任谁都开心不起来的。 陈燕拿着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