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5章 金麟从士,良师现  (第2/2页)
本官便把心中所得示于天下,愿天下众生,明理、增信、崇德、立行。”    说完顾正言便挥毫泼墨,写了起来。    这引发了众人的强烈好奇,尤其是读书人,都在往前面挤,想要一睹为快。    不一会儿顾正言便写好了一篇,并交给刘司吏帮忙念出来。刘司吏接过一看,瞪大了眼睛,目露激动,念道: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    顾正言写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明朝著作《菜根谭》,编著者是明朝思想家洪应明。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最关键的是,《菜根谭》融入了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等人生观念,在儒家的地位中极高。    像平时很多咱们熟知的名言其实都出自菜根谭。比如“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当然,这本什么都好,除了名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名字其实也蕴含着大道理。    据记载,洪应明的好友于孔谦(东林党人,不是那个于谦,更不是这个于谦)拜访洪应明,洪应明用咸菜和稀饭招待,但洪应明做的咸菜很好吃,一点没有苦涩味。    于孔谦询问缘由,洪应明解释,菜根本来是苦的,其他人都不吃,但经过他花费一番心血,腌制发酵了一年后,苦味尽消,吃起来很是爽口。    于孔谦感慨,菜根本是弃物,而菜根之香,只有心性澹泊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真味。也只有如洪应明这样淡泊之人,才能将菜根这丢弃之物,制作的如此美味。    遂以,此书以《菜根谭》命名。    《菜根谭》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字,顾正言当然记不完,能写出三四千字就不错了,其中有些模糊的还加上了他的一些私货...    顾正言研究过很久才选择了《菜根谭》,因为大雍所处的时期比较靠前,连《诗经》之义都没有提出来,现在拿出《菜根谭》可以说仅次于儒家圣经了。而且《菜根谭》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教化万民,相信隆耀帝会感兴趣的。    要是传播出去,那顾正言在天下读书人中的地位...    嘿嘿...    这也是为什么顾正言这么高调差点整出跳楼事件的原因。    不这么做,相信很多上京大儒和大臣们根本不会相信这是顾正言所写。没办法,文人相轻,就算这些大佬心里信,嘴上也不会说。    你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都写出这些东西,你让老夫怎么混?    但经此一闹就不同了,先是得了圣人传梦,接着又站了三天,上京人尽皆知,亲眼见证,谁还敢不信?不信你站上去一个试试?去塞!    顾正言写了一张又一张,读书人争相拜读,读完后很是激动,仿如看到了新的儒家经典般。    “原来如此!在下此前心中多有抑郁,要是早听得顾大人之言,哪里会一蹶不振,今日见顾大人之言,在下如醍醐灌顶,还望顾大人受在下一拜。”    “是极!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好哇!说得好!真是精辟之言,有此一言,顾大人可当得吾师也,还请顾大人受在下一拜。”    “是极是极...”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看到顾正言所写,心有所悟,茅塞顿开,纷纷躬身以拜。    “你们看,你们看!”    “哇~看护城河的鱼儿!”    只见护城河里大片的鱼儿聚拢,似欲钻出水面,有的动作太快,荡起阵阵水纹,有的还跃出了水面,暖阳照耀下,护城河波光粼粼,很是壮观。    有善画之人,赶紧拿出墨宝,把眼前的一切画了下来。    这一幕随着这幅画也被载入了史册,史称:金鳞从士,共拜良师。    顾正言看到护城河里的这一幕心里乐开了花儿。    我说大舅哥,你的红衣卫还真他娘的是些人才啊!我只是说放几只小金鱼丢两把鱼饵意思意思就得了。    看现在这样子,怕是倒了几缸吧...    ......白泽来时的我的侯府傲娇才娘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