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落入诏狱的内阁大学士  (第2/3页)
顶时,应天这边也收到了朱瞻壑的“最新”战报。    朱棣挡得了一次,但是挡不了第二次了。    此前随朱瞻壑征讨倭国的沐家军不会乱说,自诩汉王麾下的三千营也不会多说,神机营人数太少,再加上还有一部分在海上,说了也没什么用。    不过在拿下石见银山之后,朝廷先后两次派兵支援朱瞻壑,累计人数达到了八万人。    八万张嘴,终究还是不能像在豊前、肥前时那样守口如瓶了。    这次,当朱瞻壑再次采用光政策的时候,消息就随着后勤部队传回了应天。    上次有朱棣施压,再加上文官也没有事先准备好,所以事情被压了下来。    但是这次,文臣们早早地就在谋划怎么打压发现高产粮种的汉王一脉,又恰逢朱瞻壑送上门来,他们迅速反应了过来。    皇宫,奉天门。    每天例行的早朝上,陈谔作为永乐朝第一言官,他也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陛下!臣有本奏!”    “汉王世子于征讨倭国之际,屡次下令杀俘!倭国多地方圆千里不见人影!光是在宍道湖就筑起一座由三十余万尸骨堆砌而成的京观!”    “手段残忍!实非皇室血脉可为!此外,此前在交趾,汉王世子下令火烧群山!造成当地部落死伤无数!”    “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以人为本,以仁孝治国,汉王世子所为极大地破坏了我大明的威严与脸面!”    “是以,臣建议!革除其汉王世子身份!废为庶人!以平诸从属国之愤!”    “陛下!”黄淮立马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    解缙、胡俨、杨溥、方宾……    上到文渊阁大学士,中有刑部、兵部两部侍郎方宾,下有官职更低的文臣十数人,全都站出来声讨朱瞻壑。    一时之间,朝堂仿佛变成了一言堂,就没有其他的声音,全都是革除朱瞻壑世子身份、废为庶人的声音。    “陛下!臣反对!”    终于,不同的声音响起,引得众人齐齐转头。    是夏原吉。    “陛下!臣亦反对!”    这次是张辅。    张辅能站出来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让解缙等人心中咯噔一声。    张辅,可以说是永乐年间仅存的武将天花板了。    洪武一朝还有常遇春、徐达等大将,但到了永乐年间时,被杀的被杀,病逝的病逝,除了张辅外,唯一一个在资历上能够扛起大旗的丘福还葬身漠北。    现在,永乐一朝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也就只有张辅了。    他站出来,这让天平的倾斜程度发生了极大地改变。    然而,还不止如此。    “陛下!臣亦反对!”    最后站出来的金忠让所有人都感觉心下一紧,让解缙、黄淮等人更是瞬间就感到了绝望。    金忠,看似只是一个兵部尚书,基本上不会参与政事,存在感也不高,可但凡能在这奉天门站着的人,谁不知道金忠的重要性?    靖难第二功臣,直接左右了皇帝立储的人选,这样的人,光是一个字的分量都比他们整个人都要重!    “启禀陛下,臣于昨日收到了一份密折,是户部尚书之子夏瑄于倭国发给微臣的,还请陛下过目。”    众人闻言,诧异地看了看夏原吉,又看了看金忠,似乎是在奇怪他们两人什么时候搞到一起去的。    金忠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掏出了一份密折,将其递给了走下来的总管太监小鼻涕。    就在小鼻涕将密折呈给朱棣的时候,金忠也再次开口。    “眼下,汉王世子正在东征倭国,其起因大家全都知道,就是为了彻底平定沿海一带的倭患。”    “不过诸位同僚可能不知道,世子殿下在登上倭岛之后,先攻长门、后转筑前、豊前、肥前三地,克敌数量未做详细统计,但最少有二十万余。”    “此后,汉王世子率军攻占石见银山,为我大明户部每月提供十余万白银。”    “可是这……”眼看着金忠越说越顺,解缙站出来想打断他。    然而,他才刚开口,就被人给喝了回去。    “让他说完!”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朱棣沉喝出声,把解缙吓得一激灵。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