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能回不去! (第3/4页)
“来一个,搜救连!” “叫你唱歌你不唱,扭扭捏捏不像样……” 2营的臭小子们兴高采烈,扯着嗓子又唱又喊。 水上搜救连的连长马金涛正在趸船上开会,拉歌现场由指导员陈有仁负责。 陈有仁是去年刚转业到长航分局的干部,在拉歌上怎么可能让一帮新兵蛋子比下去,立马站起身,喊道:“东风吹,战鼓擂!要拉歌,谁怕谁?” “好,呱唧呱唧!” “三连都有,咱当兵的人,预备齐!”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陈有仁打着拍子,嘹亮的歌声再次在江边回荡。 水上搜救连唱完,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132团2营的一个排长把矛头转向卫生室,指着正在笑的梁晓军和韩向檬喊道:“梁医生别灰心,韩医生别丧气。拉歌拉的是精神,拉歌拉的是友谊。胜败输赢别在意,拉出感情是第一!” 营里的臭小子们异口同声地附和道:“是第一!” “唱歌我们唱不过你们,我们卫生室才几个人,你们这帮新兵蛋子是在欺负人!”韩向檬爬起身指着他们笑骂道。 “韩医生,你可以独唱!” “同志们,要不要请韩医生来个女声独唱?” “要!” “那还等什么,呱唧呱唧!” …… 可能在水上呆久了,韩渝不太喜欢热闹,更喜欢安静。 但今晚没参加拉歌并非不喜欢太热闹,而是既要做撤回的准备,也要做有可能再次爆发洪水的准备。 别看来了荆州这么多天,抢护了那么多处险情,但都跟“救火队员”似的,一直疲于奔命,只知道组织力量跟着向导去抢护,不知道荆江两岸的具体情况,有时候甚至连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 最了解这边情况的席工来了,韩渝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吃完晚饭就请席工给分队长以上干部好好讲讲。 作为陵海预备役营的高级专家,席工不能只享受专家待遇不干事,不但一口答应了,而且讲的很认真。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这是多年以来在长江防洪中形成的共识。可荆江为什么险,究竟险在那里呢?” 席工放下粉笔,指指刚在黑板上手绘的水域图:“首先,要从荆江的地理位置说起。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长约347公里,其中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 荆江两岸地形呈南高北低,南岸由于多年洪水分流、泥沙淤积,地势较北岸高出数米。北岸大部分地区历史上曾是云梦泽解体后形成的一块河网交叉、湖泊众多的冲击性平原,地势低洼,汛期洪水位大大高于堤内地面。 一旦溃口,荆北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将会被淹,甚至直接威胁到汉武。为抵御肆虐的洪水,自公元345年以来,经1600多年历朝历代不断修筑,在北岸最险要的荆州枣林岗至简利城南,建成了如今长约182公里的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给江汉平原筑起了重要的防洪安全屏障,直接保护着荆江以北、汉江以南的荆州市、陵江县、简利县、鸿湖市、江潜市、桃仙市、汉川部分平原湖区以及汉武市江北地区以内的1100万亩耕地、1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 之前一直以为国家和省、市三级在水利建设上有点厚此薄彼,江北大堤修的比较好,安公这边的堤防标准远不如江北,原来江北的荆江大堤如此重要。 众人反应过来,纷纷用笔记录。 “其次,荆江河道的泄洪能力有限。现在的荆江大堤只有十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即便启用荆江分洪工程也只有大约二十年一遇的防洪能力。” 席工深吸口气,再次指指黑板:“荆江河段的最大安全泄洪量,这个泄洪量包含荆南四口分流之后的泄洪量,约为60000立方米每秒。根据860多年以来的历史洪水调查,上游昌宜洪峰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