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4节 (第2/3页)
从连云港起航开往镇江华能电厂的。” “3号几点从连云港启航的?” “凌晨3点半。” “船上装载的什么?” “煤炭。” “多少吨?” “一万八千四百吨。” 这个问题跟之前的船员资格调查、船舶证书调查一样重要,直接关系着“宇长”号有没有超载。 如果船员的适任资格有问题,船本身也有问题,同时又超载,将来官司打到海事法院,中海会比现在更被动。 总之,从感情上来讲,韩向柠很希望“宇长”号货轮没责任,毕竟“宇长”号是中国的货轮。但在调查上要公事公办,不然很容易引发国际海事纠纷。 事实上这起中韩货轮大碰撞已经造成了很大影响,汤局今天早上又打来电话,说国际海事组织对此很关注,很多国际航运企业对此更关注。 韩向柠回头看了看两个面无表情的韩国人,提醒道:“继续。” “哦。”船长定定心神,接着道:“9月4日上午10点,我船在吴淞口接上长江引航员续航。下午6点半左右,经章家港交管中心同意,按引水要求抛左锚6节下水,在章家港锚地锚泊休整。” “锚泊时是谁在驾驶台值班的?” “我。” “锚泊也是你指挥的?” “是的。” “然后呢。” “锚泊好之后三副接班,我没上岸,吃完晚饭就洗澡休息了。” 锚泊时让三副值班很正常,既没违法也没违规。 韩向柠让船长先出去,请工作人员把三副叫进来。 三副说他在值班期间没打瞌睡,没发现异常,直到夜里11点半与二副交班。韩向柠让三副出去稍等,把跟三副一起值班的船员叫进来询问,他们的陈述都能对上。 事故发生在二副值班的时段,二副是询问的重点。 二副回想起事故发生的过程心有余悸,偷看了一眼公司领导,忐忑地说:“我接班之后就查看我船的位置,发现身后约0.8海里锚泊了一条货轮。考虑到江里的水流比较急,我担心会碰撞身后的货轮,设置了报警范围,然后就跟当班水手在驾驶台聊天。” 正在进行的虽然是第一次调查,但韩向柠在调查前做过一番功课,紧盯着他问:“你发现身后有一条货轮,那知不知道船名,知不知道是一艘什么样的货轮?” “当时不知道是‘扬米’号,只通过‘扬米’号锚泊时显示的灯光信号,看出是一条吨位不大的货轮。” “你有没有用电台联系‘扬米’号,提醒‘扬米’号注意瞭望?” “没有,当时没有。” “有没有用电台问交管中心‘扬米号’是一艘什么样的货轮?” “当时没有。” “那你是什么时候发现你船走锚移位的?” “夜里1点15分左右。” 二副想了想,耷拉着脑袋说:“我跟值班水手聊着聊着,突然发现船与后来抛锚的船正在接近,立即用电台呼叫对方。多次呼叫无反应,我立即报告船长。船长冲上驾驶台,见左舷有船以近似直角的角度很快向我船冲过来,而且来船尾流明显,船长赶紧让动车,叫人起锚。” 韩向柠紧盯着他问:“在动车,在叫人起锚期间,有没有采取别的措施?” “我们鸣叫五短声,电台继续呼叫,我们不只是呼叫,可以说在用电台呼喊,可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