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6节 (第1/2页)
“哪方面的责任?” “肯定是锚泊安全方面的。” “韩国货轮起锚脱离没责任?” “当时‘宇长’号已经失控了,‘宇长’号的吨位是‘扬米’号的几倍,如果不及时脱离就会被‘宇长’号卡着冲向下游,很可能会跟‘宇长’号一起倾覆,也可能撞上别的船。” 韩向柠深吸口气,接着道:“而且脱离时引水员就在船上,撞上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水员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引水员来自长江引航中心,人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 换言之,脱离本身没问题,中海想在韩国货轮脱离这件事上做文章不现实。 就在韩渝想着怎么证明韩国货轮也有责任的时候,韩向柠趴在他肩膀问:“三儿,中海可以说也是你的老单位,你是不是很想帮中海?” “现在的中海又不是当年的海运局,真算不上我的老单位。” “什么意思?” “中海是在上海海运局、大连海运公司和广州海运公司基础上组建的,海运局只是其中一部分。” 韩渝轻叹口气,接着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中海确实挺难的。改制到现在不到两年,说起来是个拥有两百五十多亿资产的央企,实际上是个烂摊子。” 韩向柠真不了解这些,好奇地问:“有多烂?” “很烂,非常烂,负债那么多,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石油和煤炭沿海运输业务,客运一年不如一年,远洋业务只是沿海运输的一种补充,你知道我以前跑船时的老同事是怎么说的吗?” “怎么说的?” “他们就等着公司卖船,卖一条船就能给他们发几个月工资,不卖船就没钱给他们发工资。” “靠卖船过日子?”韩向柠惊诧地问。 “问题是别看船不少,可平均船龄能达到14.5年,大部分只有1万吨左右的载重量,就算卖也卖不上几个钱!” “不是有远洋业务吗?” “远洋业务开展没几个年,也没有国际经营网络。听说他们现在是孤注一掷,把注都压在远洋集装箱运输上。可能是当年租那几条集装箱轮跑外贸赚了点钱,尝到了甜头。” “孤注一掷!”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不然还能怎么办。” “难怪他们的船没加入中船保,如果有中船保托底,唐总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急。” 中船保是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简称。 船东互保协会也叫保赔协会,有那么点像当年没搞成的农民互助合作社,就是有多少条船我出多少钱,万一船出事了由协会保赔,连打官司都可以由协会出面,说白了就是风险分担。 看似跟商业保险差不多,但事实上不是商业保险,甚至不受保监会监管,游离于保险业的法律法规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船东互保协会说是非营利性的,但会费并不便宜,有时候甚至要求会员追加会费,所以很多近海货轮没入会,内河货轮甚至不在协会服务的范围。 而且,中船保是中远牵头搞的,可以说是中远的协会,中远旗下的船都加入了。像中海这样的海运企业肯定会想,我入会不就是给你送钱,帮你的船队分担风险吗? 总之,不出事的时候都觉得没必要入会,出了事就后悔没入会。 想到这些,韩渝轻叹道:“公司是国家的,如果有钱,中海的领导肯定会让旗下的船都入会。关键是没钱,没钱没办法。” 韩向柠很同情正处于困难中的中海,低声道:“那你要帮他们想想办法。” “我给席工打过电话了,水情通告明天一上班就能传过来。” “行,等水情通告到了,我再召集他们碰头。” 第842章 这里是中国! 唐总是货运公司的副总,并非中海的老总。 公司的货轮跟韩国货轮相撞并且沉了,连同所运输的煤炭在内,经济损失高达五千多万! 如果海事法院最终认定公司的货轮负全责,不但要承担打捞费用,甚至要赔韩国货轮维修和被撞之后无法营运所造成的损失,想想就怕人。 而将来上法院打官司,南通海事局的调查结果绝对是法官在裁决时的重要依据。 公司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经不起这么大损失。 他辗转反侧,一夜没睡好。 早上一起来,公司陈总就打电话问情况。 他不知道怎么汇报,只能说正在调查中。 挂断老总的电话,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翻出号码联系冯局。 “冯部长,我中海的唐志辉,您能不能帮我给你的老部下打个电话……” “给哪个老部下打电话?” 冯局正在吃早饭,放下筷子笑问道。 唐总苦着脸道:“南通海事局安检科的韩向柠,这起事故是她负责调查的。” “她不太好说话?” “嗯。” “这就对了,她是出了名的不好说话,以前在启东做港监处长的时候,连启东市委书记的面子都不给。” “那怎么办?” 这起事故影响很大,搞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